天天果园创始人兼CEO:生鲜电商现在创业已晚
2015-8-24 11:29:47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不得不为的重链条
“苹果和橙子最好是0-4℃,黄奇异果一定是0℃、最好不要超过0℃,绿奇异果是零下0.5℃,芒果是18℃。”从小帮着父亲做水果生意的王伟如数家珍。“做水果要讲究新鲜,但飞机上没有冷库这个概念,如果是航运,我们一般会选择下午四五点以及凌晨的航班,因为上午和中午的航班会在太阳下暴晒,我们会在集装箱里放一个温度计,每个小时做一次温度监测,如果温度超标就拒收。”
这些必须又繁冗的物流条件在电商行业里算最苛刻的了,而这也成为了目前整个生鲜电商的竞争壁垒所在,天天果园做这些基础型投资已有六年,在这期间,王伟的头发也变白了。“生鲜电商从2003年开始热起来,但是它跟别的行业不太一样,需要很多积累”,王伟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虽然从市场份额来看,水果电商现在是蓝海,但从入局门槛而言已经是红海。
好在高门槛并不是坏事,据王伟透露,天天果园在最近企鹅智库发布的《2015年中国生鲜电商研究报告》中,以13.2%的用户渗透率居垂直生鲜电商行业之首。此外,在三个月前获得由京东领投的C轮7000万美元融资,双方表示将在生鲜电商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布局和探索。
水果低频是错觉
“未来天天果园将成为京东水果品类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同时,后者将为天天果园提供物流体系支持,助力拓展全国市场。”这是天天果园获得京东注资后双方的愿景。谈到此次合作,王伟认为天天果园与京东有很多相同点,“我们都做B2C生意,天天果园在整个生鲜行业是做得最重的公司,京东也是一样,他们的管理经验和物流可以帮助我们”。
而从行业的特殊性来看,物流资源对生鲜水果品类尤为重要,同时业界对生鲜水果的物流又存在一些误会。“水果不如外卖的频率高,这是一个错觉”,王伟直言,“水果的物流其实是一个高频的事情,再加上果汁、蔬菜,我觉得消费频率远远高于吃饭。”让王伟兴奋的是,天天果园正式开始扩充生鲜品类和O2O战略让现有的消费频率更高。
“我们从去年8月8日开始尝试生鲜策略,从进口的生鲜开始,现在已经有200多个品类,覆盖5000万人群,从数据看,生鲜品类是用户很认可的,7月17日生鲜节一天时间,天天果园订单突破30万单。”王伟透露。
行业同质是表象
O2O之于天天果园是突破,但对整个生鲜电商而言是标配,北京商报记者发现,目前O2O、全程冷链几乎是每一家生鲜电商都在高喊的优势,颇有点当年视频行业同质化的味道。
不过对此王伟并不认同。“同质化是表面的,如果你仔细看各家是不一样的,我们是从源头、仓储、发运、配送和售后服务整个全产业链打造自己的闭环,但是别的公司可能是关注于其中的某个环节。”
他进一步举例,“例如我们最近推出的‘天天到家’服务,用户下单后,只要在配送范围内我们可以做到2小时内送达”。目前,天天果园已在北上广深开店50家,计划今年底全国线下实体店将达100家。这都是通过天天果园自己的物流体系送出去的。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不管是天天果园还是生鲜电商的其他从业者物流效率和仓储条件控制得再好,水果生鲜都会产生损耗会退货,行业这个痛点一直都存在。据王伟透露,目前天天果园的损耗率在5%,而行业平均水平为15%。
- 北京单双号限行 多家专车加价超3倍
- 股权众筹300万融资额上限合理吗?
- 阿里巴巴收购365翻译 促进全球跨境业务
- 创业:90后创业真的是在“玩儿”吗
- 全球华人富豪前十名 王健林首次问鼎
- 掌合天下:如何一年拓展300个服务站?
- “乐视云”宣布正式启动A轮融资计划
- 美的创始人何享健家族1800亿金融帝国:掌控2
- 京东JD+孵化器专注智能领域 首批项目入驻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