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创业:补贴非长久之计,或将遇投资寒流
2015-8-3 13:57:44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1/百度200亿投资做O2O是一件好事,至少它给O2O正名,提高了O2O企业的估值。
2/我们可以用2013年作为一个分界线,13年以前中国最火的概念是电商,以PC为基础,实物交易为主;13年以后的10年,最为核心的两个词就是移动和生活服务(O2O)。
3/想要做好O2O要有几个因素:足够的人口稠密度,非常可观的用户,以及劳动成本低。
4/信息流、商品流和物理流是O2O的三个最为典型的创业方向。目前整体O2O的创业方向都停留在信息流,例如咖啡外卖,其实是一种线下导流的过程,在这个领域创业就只有两条路——1.要么成为行业老大;2.要么血本无归。商品流也在逐步出现,即拥有服务提供方,类似于自建按摩师团队。而物理流是最难的,完成整个过程,即服务+送货全部做到。
5/O2O行业壁垒很难形成,如果想做到第一,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去制定行业的标准,或者去找个干爹。
6/O2O更多的机会集中在细分垂直行业。
除了黄若的分享外,还有一场圆桌,讨论时下火热的O2O创业市场。来看看都有谁参加这次讨论:
廖苑伶,36氪O2O作者
黄若,百恩百创始人、前当当网COO、天猫网创始总经理
郭佩琳,小马管家联合创始人
孟军贤,功夫熊联合创始人、COO
王亚军,笨熊造饭创始人
冯晞,零点研究资询集团高级副总裁
苑伶:从今年开始,尤其是下半年,逐渐感觉O2O的风口正在过去,远远不如过去的一年,大家是怎么看待这个现象的?
孟军贤:O2O去年之所以火热,本质上是因为做了一件革新的事情,就是把服务商品化。我们看到了过去一年里诞生了很多手艺人的项目,例如上门按摩,上门美甲,上门做饭等等,但背后能够成功必须满足3个条件:需求服务足够高;客单价足够高,给用户带来便利。我感觉上门美发这个品类就并不符合这三点,需求不够高,还容易把家里搞得乱糟糟的。
王亚军:我觉得O2O是产业互联网经济,真正比拼的是在线下。去年在我们外卖这个领域,有超过3000家公司,现在只有40多家,本质上就是因为线下的这个没有做好,因此O2O的成功关键要扎实做好终端的建设。未来,一定会有两种O2O:一种是工具型的,例如ERP系统等等,另一种就是消费型的,即服务这种。而对于后一种,服务是关键。
郭佩琳:我们是经纬系的创业者,张颖经常在群里和大家强调,最近更是非常频繁:投资的冰点正在到来,今年的创业要比去年要艰难很多,这点我也非常赞同。过去,那些改良型的点子,放在今天就是快速上线,快速死亡;现在能够成功的是真正具有革命性行业本质的东西。
苑伶:O2O给大家一个很核心的印象就是补贴,往往是服务端补完,补客户端,很多人说做O2O,融到的钱都用来烧了,大家又怎么看待烧钱补贴这个事情呢?
黄若:我觉得烧钱这个事情最大的意义是将一个原本干涸的行业变成一个肥沃的土壤,比如说我们现在可以举到的出行行业,滴滴快的用烧钱改变了原有的市场。但是,我必须反复强调的是,一路只以烧钱为模式的是离死不远,真正长久的是你必须还有商业模式。
郭佩琳:烧钱不是正常的商业竞争逻辑,但是确实带动了一个行业新的发展,不过很可怕的一点就是会磨灭小公司的生存机会。我个人的小经验是两个:BAT都在烧钱的大行业,可以利用他们的优势,在肥沃的土地上找到部分更为垂直用户,用深度服务吸引他们,成为受益者;更有技巧地定制补贴方案,例如新用户烧,老用户不烧,总之,不做常态的烧钱模式。
王亚军:烧钱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作为创业者来说,一旦选择了放弃,就意味着掉队,我们公司在这个事情上摸索出来的经验是成本控制,烧钱之前一定要先算成本,我们公司现在是一盒饭20块钱,减13块钱,还送一袋牛奶,但我们仍然是不亏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是自己生产。
孟军贤:我觉得目前互联网不断地烧钱,其实是在烧一个消费场景,比如说我们做上门按摩,其实原来并没有线上的这种交易,但是很不幸地是,用户实在太难取悦和市场太过竞争激烈了。用户难取悦体现在他们天然地认为线上的服务一定要低于线下,因此,创业者必须去降低客单价。而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占绝大多数的价格敏感型用户流动性强,烧钱也养不出用户的忠诚度。
苑伶:感觉在O2O创业里,不是BAT耕耘出市场,由创业公司来享受红利,反而是由创业公司来开拓市场,BAT来收割。那,我们转向另外一个话题——一直在说O2O创业的窗口过了,那么大家还认为哪些领域还存在机会呢?
黄若、郭佩琳、孟军贤:医疗和教育将会是下一个O2O风口。
- 越南版YelpFoody B轮融资一月后再获C
-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创业经历给我们的启示
- 深圳炒房客酸甜苦辣八载:投入几万赚了3千万
- 投资生涯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 不要把资金押在原已错误的投资上
- VR不断升温 投资人、创业者以及用户怎么看?
- 黄金价格暴跌 专家建议投资者多观望不要急于出手
- 创业别说颠覆,先说破局
- 独自创业并非完全单打独斗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