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金融业营改增已经进入全面推进阶段,金融业营改增后的税率确定为6%,预计近期将出台方案。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昨日表示,财政部将力争全面完成营改增改革。记者获悉,按照改革计划,今年要完成生活服务业、建筑业和不动产、金融保险业等行业“营改增”,涉及近1000万户纳税人。
据记者了解,随着金融业“营改增”的脚步日益临近,各大金融机构均已着手开展前期准备工作,有的金融机构还向国税机关提出了“个性化”培训需求。例如,天津市国税局直属税务分局逐一调研全市31家金融机构,下一步将依据金融机构需求,在“营改增”扩围、税收政策帮扶和风险防范等方面为纳税人提供服务。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税收与财务管理系蔡昌博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业营改增难度较大,主要在于它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比较大,尤其是一些国有、国有控股企业和股份制银行,由于规模较大,尽管在税率设置上只有几个点差别,但实际上相差的金额十分庞大。此外,金融业同其他行业相比,业务也比较复杂,这也是目前改革难度较大的一个原因。”
“从税种的属性来说,营业税属于地方税种,增值税属于中央税种。在营改增实施后,地方的独立税种没有了,相应的,地方财政也就失去了一个保障性的税收收入。这也是这些行业至今没有被大范围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最早在今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据了解,金融业营改增最终方案发布可能分两步走,即7月初推出的草案可能仅包含最后一批行业增值税的税率和框架性的征收方法,而更细节的具体方案可能会在第三季度推出。如果金融业营改增草案能够顺利获得批准,预计相关政策会在之后的几周内发布,很有可能最早在10月1日开始实施,最迟则不会晚于2016年1月1日。
但也有消息人士指出,本来已经计划在下半年全面推行的“营改增”这一实质性减税举措可能会延后至四季度,因为国家的刚性支出有增无减,财政收入增幅放缓。
目前,金融业采用的是计缴营业税方式,税率为5%。而四大行业的增值税税率基本的倾向性意见已经形成,未来营改增后金融业的增值税税率规定为6%。
目前看来绝大部分金融业务,包括息差收入、手续费收入及金融商品买卖收入等都会适用一般计税方法按6%征税。而对于某些特别复杂且难以计算增值额的金融业务,许多金融企业纷纷建议是否可以按简易计税方法征税。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公布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中,明确提出金融保险业“原则上适用增值税简易计税方法”。如果获得政策制定部门认可的话,意味着营改增后企业可能需要按照不同类型的业务分别采用相应的计税方法和税率。
事实上,部分大型银行确已开始着手备战“营改增”。有大型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证实,“确实已启动营改增项目,并进入落实阶段,眼下主要工作是系统改造。”
征税原理不清楚或致增值税链条断裂
税基难准确界定以及征管困难等问题,金融业“营改增”一直被业内认为难度较大。
按照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间接税主管合伙人胡根荣的说法,营改增将为金融行业带来利好,但还存在三大待解难题。诸如,金融保险业征税的原理不清楚;其次,合规性征管问题。“营改增”后,金融保险业很可能面临着巨量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需求,以及严苛的增值税合规性需求;第三个难题在于系统的问题。银行等金融机构业务繁多,都是通过系统处理的。征收增值税后各金融机构要重新更新系统,短时间恐怕很难做到。
金融行业不仅有银行、证券、基金公司,还有资产管理公司等,每一个公司内部可能有不同性质的收入,性质不同导致适应的征收税率不同。“营改增”后,由于行业复杂业务繁多,金融业征税的原理不清楚很可能导致增值税链条断裂,导致下游企业成本上升。比如银行的存贷业务,个人存款不会向银行提供增值税发票,银行没有增值税发票也就无法进项抵扣。
增值税需要在日常需要开具和管理大量增值税发票,可能遇到人手短缺的困难,而金融业中也缺乏具备营改增相应经验的人才,很可能导致增值税发票不符合规定,导致下游企业无法进项抵扣,因此金融业的发票是否有特殊规定,仍待观察。
金融机构设计的IT系统众多,包括核心业务系统、各部门运营系统、财税管理系统等。但如何减少对核心系统的影响、对业务系统的改造又能实现增值税改革,将是各金融机构考虑的重点。
有业内人士表示,扣除规则太难制定,而且纳税人更喜欢一个确定的税率,来考虑业务预算价格,用抵扣方法计算,不确定性太大,进项发票不好取得。估计金融业、生活服务业也就是换换名字,难以进入抵扣链条中。
能否减负成疑?消费者成最后埋单人
业内普遍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业税收负担是否会因此有所改变”。
对比两种征税方式,营业税按照营业额全额征税,征管相对简单。而增值税强调抵扣链条的完整,按照每个环节的增值额征税,需要明确每笔业务的增值额,还需确保取得相应的进项发票用于抵扣,不可抵扣的进项税将直接转变为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
另一方面,金融企业属于轻资产企业,其主要成本为不动产租赁成本、系统维护方面的成本、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是无法抵扣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间接税合伙人梁因乐认为,“银行和保险公司费用中最大到小主要分为工资薪金支出、基本性支出,这两部分通常无法做进项税抵扣。最后才是有机会进行进项税抵扣的一些成本费用,而其中真正能抵扣的仅占三成左右。”
普华永道报告称,由于证券及基金公司等细分行业竞争激烈、个人客户众多,税负可能难以转嫁,因此营改增政策对其的影响会比较显著。
不过,梁因乐表示,如果从利润角度来说,由于增值税作为流转税可以转嫁到最终消费者身上,因此金融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产品价格使营改增对于其利润影响趋于中性。
- 人民币国际化已到关键时刻 需求量将大增
- 十部委力挺股市健康发展 稳定金融市场预期
- 猪肉价格已连涨11周 分析师:年内还有1-2次
- 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浦发风控收益均倒数第一
- 油价低迷使沙特改变金融政策 发行40亿美元国债
- 证监会:严查恶意做空 “国家队”不撤将增持
- 中国或两月内扩大汇率浮动区间 人民币短期趋弱
- 紧跟清华紫光 中国创投再出手海外技术市场
- 上半年保险业利润大增 保单质押贷款业务增长快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