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规划利好,市场的需求也表现旺盛。根据亚豪机构统计,2015年7月(截止到7月27日)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与自住房)共实现成交8047套,相比6月全月成交量还多出137套,并且创造了17个月来的月度新高。自住与投资需求双双托市。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表示,目前市场当中的刚性以及改善型自住需求已经完全被调动起来,一方面是基于政策条件的不断放松,减税、降息等直接降低了购房者的支出成本;另一方面未来北京纯商住宅豪宅化的倾向已成为市场共识,因此部分中低端购房群体不得不加快购房节奏。这两方面的刺激下,自住性购房需求加速释放。
而除此之外,股市的风云变换也使得投资类需求出现抬头趋势,今年股市曾快速站上高点,而后又重新低位徘徊,前期获利股民纷纷套现而出,寻求稳健升值的投资途径,因此大量改善兼具保值增值需求的购房者再次杀入楼市。
随着地价上涨,北京房价也开始水涨船高。从7月成交特征可以看出,单价20000-30000元/平方米的中低价位住宅产品成交占据市场主导,占比30%;而单价30000-60000元/平方米的中高端住宅产品成交紧随其后,占比27%。从成交面积来看,70-90平方米的中小户型与90-120平方米的改善型户型占比分别为30%、26%,占据市场主导。
7月入市项目当中,首开国风美唐、首开·香溪郡、富力运河十号、V7九间堂等多个项目均实现“日光”,目前市场需求仍较为踊跃。
然而,成交量大涨背景下,供应量却令人堪忧。链家地产提供的数据显示,从供应端来看,2015年二季度新增期房市场有45个项目入市,不包含自住房的话,供应住宅套数为12122套,同比下降50.2%,而同期的纯商品住宅成交达15268套,供需差额3000余套。7月份(1-26日)纯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自住房)成交量为6436套,期房供应量(不含自住房)仅为3767套,预计后续,供需矛盾会更加突出。
7月份的供应量也在减少。根据亚豪机构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7月(截止到7月27日),北京商品住宅市场共有25个项目开盘入市,新增住宅产品6113套,预售许可面积61.3万平方米。而在这其中两个自住房项目贡献了2409套住宅产品,扣除这一影响,7月北京纯商住宅供应为3704套,环比减少27%。
链家市场研究部李巧玲担心,供需的不平衡除了直接影响到成交量外,还会倒逼价格上涨。再加上近期市场较热,项目去化快,房企的涨价预期将会越来越强。
而北京房地产市场存在一个现实情况是,2015年计划上市,定价在10万元以上的豪宅项目共有25个左右,截至7月份仅有3个项目实现开盘销售,业内预计,基于资金成本的压力,其他项目在下半年将逐渐加快入市步伐。而该类产品占据了北京楼市供应量的较大比例。这将构成房价上涨难以改变的结构性因素。
- 我爱我家:拟将租赁衍生出资产管理等产业链服务
- 媒体:房地产税以面积为单位征收方案已基本获通过
- 通州楼市爆发式增长 业内:房价大涨可能性不大
- 76家上市发布中报预警:近5成房企净利下滑
- “6万元+”高端盘销售爆棚 一线城市高端盘成交
- 贾康:房地产税初案确实有 目前流出为非正式消息
- 半年度个人房贷新增额破亿 对房贷快速增长需保持
- 房价连飙3月 深圳房贷再度收紧抑制过热风险
- 专家:房产税不能真正起到调控房价的作用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