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贸组织(WTO)近日达成重磅协议。据多家媒体报道,WTO框架下《信息技术协定》(ITA)扩围谈判成功,包括中国在内的谈判各方同意在3年内对201项信息技术产品实施零关税。这是世贸组织18年来达成的最大规模关税减让协议,也是全球IT产品史上最大规模的减税协议。业内人士指出,扩围后将极大地促进全球贸易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中国的手机行业、计算机行业、通信设备行业、软件行业也将受益。
涉及贸易额万亿美元
自由贸易需要参与国减免关税。WTO框架下的信息技术产品关税消减协议是《信息技术协定》,该协议是世贸组织项下的多边贸易协定,于1997年4月生效,其成员国代表了全球97%的IT产品出口额,旨在分阶段将信息技术产品的关税削减至零。目前,已涉及全球IT产品贸易额高达4万亿美元。
近日WTO签订的协议是对以往《信息技术协定》(ITA)的更新和扩围。此次谈判于本月14日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欧盟使馆启动,期间来自54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就不同IT产品的关税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达成共识,同意扩大全球IT产品的免关税清单。
据悉,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谈判各方将确定免除关税的相关技术细节和时间表,并有望在今年12月WTO第十次部长级会议上签署ITA扩围协议。
新协议达成后,包括半导体、磁共振成像设备、全球定位系统设备、打印机墨盒、核磁共振成像仪和超声扫描设备等医疗装置、视频游戏机在内的201种IT产品的关税将取消。据外媒报道,协议达成前,上述高科技产品在相关国家的进口关税高达8%。
世贸组织表示,今后,每年被免除关税的全球IT产品贸易额将增加1万亿美元。
激活世贸相关谈判
这份IT产品免税扩围协议将产生一系列辐射效应。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在当天发表的声明中说,扩围协议具有里程碑意义,协议所涉201项信息技术产品的年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量的7%。
据美国商会数据显示,《信息技术协定》扩围,将每年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贡献1900亿美元。
业内人士指出,协定里面主要的成员国代表了全球将近99%的IT产品出口额,扩围后将极大地促进全球贸易和信息产业的发展。
日本共同社报道说,在新协议下,日本每年将有价值超过645亿美元的出口产品享受免关税待遇。美国彭博新闻社报道,新协议有望为美国提供6万个工作岗位。另外,英特尔、三星电子、闪迪和德州仪器等全球IT公司有望从近250种产品的免税中获利。
扩围协议还有助于增强和恢复各方对于世贸组织多边谈判功能的信心。“该协议激活了WTO框架下的多边谈判,下一步可能对服务贸易协定谈判(TISA)有所促动,对于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形成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良性互动新格局将产生积极作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表示。
利好中国IT产品出口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信息科技产品出口国之一,美国智库信息技术和创新基金会预测,扩围协议达成后,中国将在更大范围的IT产品关税减免中减免约80亿美元的关税,并且每年可以增加120亿美元的出口额。
专家分析,协议达成后,一方面可以让国内消费者有望以更低价格购买到国外的电子产品。另一方面,也利于中国IT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认为,我国的手机行业、计算机行业、通信设备行业、软件行业等逐渐开始拥有全球竞争优势,在协议当中可能会受益。
新协议同时也给中国企业带来挑战。日内瓦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中心执行董事成帅华说,目前中国的信息技术产品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产业供应链的中低端,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ITA扩围对中国部分信息技术企业将构成挑战。
“中国液晶显示屏、半导体类、医疗设备,视频游戏机、打印机墨盒,GPS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密集型行业,跟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如果自由贸易实行零关税,这些相关企业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压力和挑战。我们要把它当成一件好事来看待,就是它会给中国企业带来创新压力,带来转型升级压力。”张建平认为。
LED与智能手机均未列入清单
ITA扩围谈判是指将一些最新IT科技产品,纳入原有的ITA协定的谈判。在2012年,各成员方启动谈判之后,各国主要谈判重点都集中在,该将哪些产品纳入这个免税清单之中。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学院副院长屠新泉对本报记者表示,最初,由各国各自提出适合放入清单中的新产品,大致有250项。之后的谈判,就是在这个大的粗略清单下,进行筛选,然后再增加的过程。
一位全程参与ITA谈判的信息产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本报说,一方面,由于科技产品更新换代较快,3年前提出的清单,还是未能覆盖最新产品。另一方面,是否纳入清单,还要考虑该产品是否会产生全局性影响。
这其中比较突出的例子是,智能手机和LED产品并未列入最终的产品清单。中国已经是全球智能手机最大的生产国,而韩国则是LCD/LED显示屏最有竞争力的出口国。
前述权威人士也印证了这一看法。“谈判是各方利益平衡,一个新的产品如果要纳入清单,至少需要8个参与方的同意。”
比如,2014年12月谈判曾经一度陷入僵局,当时清单里有200项产品,但现在则有201项。在这个过程中,一种新型的镜头被纳入了清单。
ITA是WTO框架下旨在将信息通讯技术产品关税降为零的诸边协定,1997年由39个国家和地区在日内瓦签订。中国于2003年4月成为ITA第43个参与方。
ITA协定自生效以来从未修订过,因此不覆盖一些新兴的高科技产品,如半导体、核磁共振仪、移动通信终端等。2012年,各成员方同意启动ITA扩围谈判,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中国等IT大国提交的产品清单成了世界关注的焦点。
中美达成一致是关键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IT类产品最大的贸易方,是此轮谈判达成的关键。
2013年末,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曾发表声明称,自2012年9月以来,中方一直在积极参与ITA扩围谈判,不仅多次协调国内相关产业,而且在扩围谈判中不断改进出价。美国曾于日内瓦当地时间2013年7月17日和11月21日两次号称与中国立场不同,策略性中止谈判。
最终,中美双方在2014年于北京举行的“APEC领导人会议周”期间达成一致。
之后,其他一些国家又提出新的问题,例如韩国等经济体提出将LED产品纳入清单,但是中国坚决不能接受,导致谈判又一度陷入僵局。但这些仅仅只是小的波折,很快得到解决。
换句话说,中美在信息类产品贸易自由化方面,能够在一个诸边的平台上,最终达成一致。
这背后的故事是,中美的竞合博弈,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影响世界经济格局最重要的因素。中国也开始迎头赶上,开启了以新一轮开放促进内部改革的进程。
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最近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接下来,中美之间主要确定的是双边投资规则,今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美,中美BIT(双边投资协定)谈判预计很可能谈成。
此外,可以预见的是,IMF今年也很可能会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加速人民币国际化。
从目前的进展来看,美方一再对外放风,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TI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正加速进展。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于本月初签署了贸易促进授权法案(TPA)使之成为法律,结束了长达数月的贸易争论,TPP达成一致是近期将会发生的大概率事件。
而中国也积极推进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丝路基金、亚投行的组合,希望以新的贸易一体化过程,实现突围。
- 国务院三个月连发四文 稳外贸加速政策托底
- 大宗商品十年繁华已逝 中国需求放缓美国加息
- 国家邮政局:天天全峰快递投诉处理倒数2名
- 上半年生活服务O2O平台成交剧增 成交额达89
- P2P租车初现资本退潮 行业竞争转向拼盈利
- 6月邮政业消费者申诉集中在快递业务 占比95.
- 美对华轮胎双反 商务部严重关切和表示强烈不满
- 美国决定对中国生产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
- 原油进口上半年均价同比降逾45% 国内油企利润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