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跌至15个月以来新低,这项以出口导向型企业为主要样本的指数连续五个月处于荣枯线下方,凸显出口企业当前面临的困境。这与海关此前公布的数据相印证,外贸形势不容乐观。
如此背景下,稳外贸政策密集出台。短短三个月时间内,国务院及国办相继出台了四个重磅文件,就在财新数据发布的当天,国办还出台了外贸稳增长七条意见。分析人士称,随着稳外贸政策实施及外需环境改善,下半年出口形势有望改善。
财新PMI创新低
财新24日公布数据显示,7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为48.2%,不仅低于上月终值49.4%,也创下15个月以来新低。从分项指数来看,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均跌至荣枯线下方,产出指数也创16个月以来新低。
“财新PMI走低说明,虽然经济目前已经见底,但短时间内缺乏回升的动力。”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章俊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章俊分析称,财新PMI相对官方PMI尤其弱的原因与其样本有关,前者样本以中小企业尤其是出口导向型企业为主。“目前政府稳增长的抓手主要是集中在拉动基建投资,这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而言受益有限,而且目前人民币汇率坚挺,对出口导向型企业的负面冲击较大。”
今年6月,财新接棒汇丰银行,获得Markit公司编制的PMI在中国的冠名权,更名后PMI统计方法不变。迄今,财新PMI已经连续五个月处于荣枯线下方。
今年以来,外贸形势一直较为低迷。此前,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进出口增速下滑6.9%,而今年预期的目标为增长6%。具体来看,上半年全国出口增速仅有1%,进口则大幅下滑逾15%。
出口压力仍较大
海关总署最新调查结果显示,6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4.8,较5月回落0.2,表明未来两三个月外贸出口压力依然较大。
业内人士表示,外需低迷成为影响今年我国外贸的最主要因素。当前全球经济维持低速增长,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国际贸易增长动力不足,一些国际机构下调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预期增速。在发达市场中,只有美国经济增势相对较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均较疲弱。新兴市场虽然经济增速快于发达国家,但受结构性矛盾突出、资金外流等影响,经济增长也普遍放缓。
除外需疲弱的影响外,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上升和出口综合成本的居高不下也会抑制未来出口的增长。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今年3月达到历史最高点,二季度以来虽小幅度回落,但仍处于高位。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欧元、美元、日元均呈现升值走势。截至6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汇率中间价分别较年初升值0.2%、6.9%和2.2%。
华龙证券宏观分析师张连军表示,巴西、南非等市场需求因人民币强劲走势而需求减少,对我国日用消费品类出口影响尤其较大。此外,日元大幅贬值也抑制了我国与日本双边贸易的发展。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为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汇率短期可能存在显著高估。在中国经济形势短期内不容乐观的情况下,维持强势人民币可能会牺牲出口部门的利益和带来过度去工业化风险,从而导致中国原有的出口转移到他国。
综合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出口竞争力削弱。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日前表示,目前我国出口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对综合成本的变化仍有较高的敏感性。在海关组织的调查中,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表示,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削弱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原因,制约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和出口。
稳外贸加速政策托底
为稳定外贸形势,二季度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政策。
4月17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改进口岸工作支持外贸发展的若干意见》;5月12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6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7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再次印发《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
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国务院及国办相继出台了四大扶持外贸发展的重磅文件,从时间节点来看,每月都有一个文件出台。
昨日出台的《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从进一步改善外贸环境、强化政策保障、加快推进改革、突出创新驱动等四个方面出台了7条政策措施。
“随着外部需求企稳及稳外贸政策效果显现,下半年外贸形势会有所改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说。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对上证报记者表示,下半年出口增速会好于上半年,但增速也不会太快,全年增速预计在3%左右。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会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财新制造业PMI跌至谷底,也让市场对稳增长加码的预期升温。章俊预计,未来稳增长政策力度在三季度会在边际上继续加强。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有效拉动基建投资,从而实现稳增长的目的。
整体回暖尚需时日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一段时间,相关部门将密集出台一系列稳定外贸的具体措施,但这些措施从落地实施到见效有一定的时滞性。因此,外贸仍将面临一段时间的煎熬,预计四季度随着政策效果的显现,外贸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回暖。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日前表示,尽管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很多,对外需快速回暖不能抱太大指望,但全球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之中。另一方面,《关于支持进出口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如能进一步做好落实,会激发企业活力,对实现全年外贸稳增长,实现出口正增长、调结构的目标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表示,从经验来看,中国过去两年外贸数据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上半年外贸成绩弱于下半年。这是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如中国1月和2月由于春节和长假的缘故,外贸成绩相对较差,而到了年底受西方圣诞节影响,外贸会进入一个高峰期,所以下半年外贸数据好于上半年是大概率事件。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浙江调研期间发现,温州、杭州的一些外贸企业下半年订单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温州信德电力配件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陈庆华表示,从目前接单情况计算,公司下半年订单量比上半年增长30%,预计公司下半年出口形势会好于上半年。汪宇舟也表示,尽管整体外贸形势不一定很乐观,但从中国农产品出口行业看,未来一段时间农产品外贸形势不会受太大影响,出口相对乐观。
专家表示,随着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增强,服务业持续发展,海外直接投资进入加速期,都将为外贸出口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尤其是自贸区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为外贸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空间。一方面,国际经济大环境短期难以改变;另一方面,目前我国贸易规模居世界第一位,过去的高增长难以重现,中低速增长将成为新常态,未来应推动我国外贸从规模速度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
- 进入拼爹时代 第三方支付牌照现扩容信号
- 中国打造升级版“走出去”:从出口消费品变成出口
- 商务部:下半年出口形势将好于上半年
- 大宗商品下跌 全球贸易放缓 新兴市场失业率激增
- 万达百货关店潮再起:或因百货业扯其后腿
- 中国上万亿餐饮市场中,快餐市场拥有巨大增长潜力
- 论析中国产品如何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 我国原油进口成本大幅下降 炼油企业市场环境乐观
- 国务院六招稳外贸 推全国一体化通关 “补短板”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