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国用电量同比增长3.8%,仅为2013年增速的一半,创下1998年以来的新低,当时的增速为2.8%。今年一季度全国用电量增速仅为0.8%,创2009年三季度以来新低。
用电量数据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李克强总理最喜欢用的三大经济指标之一,另外两个指标为铁路运货量和银行贷款发放量。2010年末,《经济学人》杂志推出了以这三大指标来评估中国GDP增长量的克强指数。其认为,“克强指数”比官方GDP数字更能反映中国经济的现实状况。
上半年用电量增速的探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发展情况。国家统计局7月16日发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显示,上半年我国GDP增长7%,为1990年以来的最低增速。
事实上,2010年以来,我国GDP增速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受经济新常态的影响,电力行业诸多人士认为,“用电量增速的新常态”也已到来。中电联规划与统计信息部规划一处副处长张卫东认为,“十三五”我国用电量将维持中速增长。他表示,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超过6%的情况将成为历史,未来10年用电量增速将维持在3%-5%的中速增长。
不过,随着刺激政策效果开始显效,近期中国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回暖迹象,与上半年GDP同日公布的6月工业增加值、零售销售和固定资产投资均好于预期。这一点从当月用电量增速上也可以得到验证,国家能源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
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8%,继4月份用电量增速转正之后,连续第三个月保持增长,推动上半年用电量同比增长1.3%。
“尽管用电量增速仍相对低迷,但连续三个月维持正增长,显示上半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正逐步发挥作用,中国经济企稳迹象逐步显现。”国网能源研究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所长单葆国对新华社表示。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与用电量增速低位游走形成对比的是,我国装机容量增速始终维持高位。《中国能源报》报道称,据估计,今年我国新增装机容量仍将超过1亿千瓦,增速为7.35%,延续了2002年电改以来的高速增长势头。在用电量增速缓慢的情况下,大规模新增容量的投产必将摊薄设备的利用小时数。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1936小时,同比减少151小时,两者都延续了近年来设备利用小时数逐年下滑的趋势。这也愈发加重了人们对于电力产能过剩的质疑。
- 电改降低企业负担:商业企业每年可省300亿
- 能源局:上半年国内用电增速创五年新低 同比增长
- 上半年我国原油进口均价降逾45% 炼油企业受益
- 煤企应收账款创历史新高 信用等级遭下调
- 2015年上半年煤企恐再大面积亏损 行业力推并
- 我国能源消费增长创下16年来最低值
- 2015年5月稀土及其制品出口同比增加5.7%
- 2015年4月天然气消费同比下降5.9% 价高
- 能源局:一季度风电弃风率上升6.6%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