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证券日报》记者从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获得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6月份,10大房企商品房销售金额为939.6亿元,环比上升17.3%;成交均价为13804.9元∕平方米,环比上升12.8%。
对此,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亢亚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本轮回暖多体现在一线城市,大部分三、四线城市房价仍在下降,楼市难回“大步快涨”时代,不同区域房价分化明显,房价增速出现震荡是必然现象。
事实上,上述纳入统计的10强房企分别为万科、恒大、保利、中海、绿地、碧桂园、世茂房地产、绿城以及融创这家大型房企。
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10强房企商品房成交金额为389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4.2%;成交面积为3147万平方米,同比上升28.2%;成交均价为12390元∕平方米,同比下降3.1%。
对此,亢亚娟表示,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由低迷逐渐升温,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状况改善明显。
亢亚娟进一步称,从销售金额区域占比来看,2015年二季度,长三角占比仍然最高,为37%,其次是珠三角,为24%,中西部占比为18%,环渤海占比16%,东北占比5%;相比2014年一季度,长三角占比进一步提升5个百分点,珠三角上升2个百分点,中西部下降4个百分点,东北和环渤海各下降1个百分点。
另有业内人士称,与2014年各大房企销售商品房均价连续下滑相比,2015年6月份,房企卖房均价开始明显抬升,市场回暖迹象非常明显。
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6月份,10大房企商品房销售金额为939.6亿元,环比上升17.3%,同比上升60%;成交均价为13804.9元∕平方米,环比上升12.8%。
亢亚娟表示,6月份10大房企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近五成,预计下半年在市场成交维持较好情况的基础上,加上去年同期市场基数较低,销售额同比增幅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得益于一、二线城市楼市的大幅回暖,10强房企销售业绩得到保证、资金回笼加快的同时,对在一、二线城市布局情绪更高。
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0大房企新增土地储备面积763.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5%,跌幅继续收窄;土地成交金额774.7亿元,同比下跌26.5%,较上月收窄18个百分点。
从单个企业拿地金额来看,前6个月,恒大、绿地、万科拿地总额位居前三位,分别是172亿元、170亿元、126亿元。从拿地金额增幅来看,万科、融创、恒大3家企业为正增长,绿城去年同期没有拿地,今年前6个月拿地金额24亿元,其他6家企业拿地金额同比下跌。
亢亚娟认为,随着一、二线城市楼市逐渐转暖,以及同期基数不断缩减,预计未来几个月同比增幅会逐渐上升。但由于一线及二线重点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稀缺,供地量缩减,同时,大多数房企又青睐于布局在这些城市,所以未来房企新增土地储备量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从拿地楼面价来看,今年上半年,10强房企拿地平均楼板价3570元/平方米,环比上升7.2%,同比上升9%。
上述业内人士判断,随着大城市楼市渐趋向好,房企拿地热情及实力均有所提升,且更加聚焦于一线城市,未来重点城市土地市场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楼板价有一定的上升空间。此外,从房企销售额、成交均价、土地市场成交额等方面来看,预计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将出现更大反弹。
- 全国房价继续回升 各线城市走势分化加剧
- 楼市回暖加速:70城平均房价连涨两月 北上广深
- 6月份房地产景气指数近7个月来首现回暖态势
- 2015年6月北京二手房成交创27个月新高
- 上半年十大城市土地收入腰斩 土地暴利时代告终
- 2015年6月楼市成交量继续攀升 同比或增六成
- 2015年前五月北京新房销售面积大增8.9%
- 一季度水泥产量出现负增长 业界:已进平台期
- 建材业一季度利润856亿 水泥制造业利润猛降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