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店转型牵手O2O 多种资本力量抢占汽车后市场
2015-6-30 11:50:22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这或许是第一家从京外创业,然后向“帝都”进发的汽车后市场O2O服务商。此时,北京的汽车后市场正被多个以O2O模式运营的公司炒得火热。“怡驾”进军京城需要勇气,而为它提供勇气的是武汉当地的一家汽车经销商集团——康顺。今年5月,“怡驾”获得了亿元级天使投资,康顺是它的主要投资人之一。
“有4S店做背书,是我们与其他O2O的最大区别。”虞小强说,之前的论调都是4S店要被O2O颠覆,事实上前者的生命力很强。自2014年开始,当创业者高举O2O大旗,以燎原之势向汽车后市场进军时,被舆论唱衰的汽车4S店经销商,也在探索转型之路。
与创业者不同的是,4S店的线下网点为其向线上转型提供了优势。这也让经销商集团看到了商机。除康顺外,今年多个经销商集团都在谋划O2O业务,最为典型的是,安徽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亚夏汽车,一周前(6月24日)宣布,将募资10亿元发力汽车后市场O2O领域,这个消息让它的股价连续3天涨停。
4S店通过O2O导流
曾经对O2O模式深怀芥蒂的汽车4S店经销商,现在正在利用这一平台调整业务形态。“厂商配件的纯正性和专业的技师维修队伍,使4S店这一运营模式短期内无法被其他形态所取代。”虞小强说,与O2O模式相比,车主更愿意在4S店进行专业的大修服务,所以对前者来说,业务类别主要集中在洗车、保养等技术含量并不高的领域,这为O2O服务商与4S店结盟提供了基础。
“一些日常可以解决的维修保养问题,我们可以提供上门服务,如果碰到‘疑难杂症’,我们就会向车主推荐专业的4S店进行维修。”虞小强说,这种方式一来可以加强车主对“怡驾”的信任,二来也可以为4S店带来客源,巩固双方合作的基础。
找4S店“背书”事实上是多个O2O服务商的想法。“一些以O2O模式生存的汽车维修保养产品,虽然能提供便利的上门服务,但由于其提供服务的人员也多属于路边店加盟,所以其线下服务体系无法标准化,甚至在忙碌季节,很多路边店人员也会暂停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专注于自己的线下业务。”
某业内人士称,现在如何吸引像4S店这样的高素质维修养护人员加盟,并形成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已经是不少进军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公司头疼的事情。
打出一站式服务的养车服务软件养车宝,曾经试图通过大众点评的方式,将线上客户引流到线下的4S店中,消除不同车主对4S店服务水平存在的信息盲点。但遗憾的是,财力雄厚的汽车经销商集团并不愿意把主动权交给O2O服务商,所以面对来势汹汹的互联网+浪潮,汽车经销商的选择是,要么成为O2O服务商的股东,要么自己亲手去做。
怡驾的运营模式属于前者。这家基于武汉康顺汽车打造的汽车后市场O2O品牌,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可以随时去康顺旗下的4S店查询车型数据,同时康顺还承担着为其培训技师的任务。
不过,怡驾的发展并不是与康顺一家汽车经销商绑在一起。按照虞小强的计划,未来怡驾的服务半径将从湖北扩展到北京、天津、长沙、沈阳等全国主要城市,在不同的区域,怡驾会考虑与不同的汽车4S店合作。
这种运营模式虽然可以加强O2O品牌的专业性,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在品牌推广初期,它如何让车主心甘情愿地去指定4S店维修?简而言之,创立信任关系,仍然是其运营初期需要解决的痛点。
多种资本力量博弈
为了回避上述难题,有的经销商集团干脆自己出手,直接操盘O2O平台。比如亚夏汽车,计划募资10亿元搭建O2O云平台,建设120家云服务体验店。有的则直接由车企出面,试水O2O市场。比如上汽车享网,直接将上汽旗下9大品牌,120家经销商纳入统一平台运营。
这种方式虽然能使车企或汽车经销商,在互联网平台直接与客户对话,但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能让已购车的用户上线。与深谙互联网营销之道的IT企业相比,这些传统的资本力量显然还需要时间打磨。
事实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国家对汽车配件的政策松绑,正使创业者进入汽车后市场的门槛越来越低,这使车企和经销商集团不得不面对多股资本力量,对这一新兴市场的争夺。特别是今年,投资人对汽车后市场的青睐已经演变为实际行动。
有数据统计,目前仅在上市公司方面,就有中鼎股份、青岛双星、美晨科技、骆驼股份、道明光学等多家上市公司开始布局汽车后市场O2O领域。除此之外,通过私募基金支持的互联网O2O项目也在快速落地。
以号称建中国规模最大的B2B汽配服务平台诸葛修车网为例,其背后资本除智慧股基金外,还有上海鼎峰、招商银行、德同资本等等。该网站以配送正品配件为切入点,试图在今年完成10万经销商、20万修理厂的进驻,从而在汽车配件市场完成生产商到经销商再到修理厂的闭环运转,并向消费者开放汽配查询功能。
现在历经两年运作的诸葛修车网已经在新三板公示,成为我国汽车后市场首家即将上市的汽配电商服务平台,其发展速度令人震惊。显然,与熟悉资本运作的金融投资家相比,车企与汽车经销集团投资运营的后市场O2O项目,还在小心翼翼地探路前行。
“目前,我们还没有上市融资的打算,主要工作集中在线下服务和市场调研上。”虞小强称,今年5月上线的怡驾需要一段时间试错,对项目的投资回报期还很难预判。
现在资本热谈的是,互联网思维和五年后我国汽车后市场的万亿市场规模,所以对各路资本而言,当前的紧迫任务是,抢占市场,先用钱烧出一个消费习惯,在此基础上,O2O项目的投资收益才会水到渠成。
- 新能源汽车圈地运动:国内首家电动车超市开业
- 延迟四年 涨价三成 大众在华廉价车计划生变
- 高田气囊门:一个气囊引发的连环召回
- 西安公车改革方案:每月车补最高1690元
- 加速扩张店面难提销量 中国豪车市场热退烧
- 滴滴快的将进军美国市场? 回应:没啥可透露的
- 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电池受制于外资
- 上市公司抢滩汽车后市场O2O领域
- 菲亚特克莱斯勒寻合并多次遭拒 甩出最后一张王牌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