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连续两个月销量破万 成交均价上涨
2015-6-4 17:38:1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同时,由于改善型房源成交比例上升,大户型与豪宅成交放量助推5月杭州楼市价格上涨。
虽然存量首次出现下降,但去库存的压力仍旧不小。据购房宝指数统计,截止到5月31日,杭州市区商品房库存为157876套。
利好政策
加快购房者下单
据购房宝指数显示,5月杭州市区商品房成交12957套,创下近六年来同期最高值,较去年同期增长114.9%,也超过了4月成交的11462套。市区成交连续两月突破万套大关,楼市成交量回暖迹象已经非常明显。
对5月市区日均成交量进行梳理发现,5月上旬受五一假期的影响,日均走量维持在350套左右。但到了5月下旬,杭州市区日均成交量均在500套以上。临近月末,市区成交量一度突破600套,5月30日更是达到652套,成为开年以来市区单日签约第二高值。
5月楼市成交量创下羊年新高,直接原因在于政策利好持续刺激,使得购房者加快下单速度,而开发商抓住窗口期加快推出房源。建工地产集团企划部邱国良表示,4月25日,欧美金融城(EFC)加推8号楼,共362套房源,由于楼盘认筹过于火热,之后在5月3日又紧急加推了5号楼,从销售案场反映的情况来看,与今年二三月份的市场行情相比,5月购房者入市的意愿更为强烈,下单变得更加果断坚决。
改善需求大增
导致成交均价上涨
进入5月,改善型购房者入市热情高涨,导致成交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据统计,5月商品住宅总价在300万元以上的房源占10.4%,较4月上涨1个百分点。5月成交房源中,180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占比为6%,同样较4月上涨1个百分点。
据钱江晚报购房宝指数显示,像武林壹号、钱塘印象等高端楼盘销售理想。特别是市中心豪宅武林壹号,5月共成交65套房源,单月销售金额达到13.67亿元,夺得5月销售金额冠军。
滨江集团的营销经理税国珊告诉记者:“限购、限贷放开,加之金融政策的利好,释放了市场上的高端改善型需求,这也能从武林壹号中的热销得到印证。”税国珊认为,随着股市行情的波动,也会让不少在股市中赚了钱的客户进入楼市。
从成交单价上来看,25000元/平方米以上的住宅成交占比进一步提升,由3月的占8%,到4月的10.7%,再上升到5月的11.2%。像绿城运河宸园、黄龙金茂悦与绿城西溪诚园等改善型楼盘均有所放量。其中绿城运河宸园5月成交150套,成交均价29244元/平方米,夺得5月主城区签约套数冠军。
运河宸园营销总监黄家宇说:“相比2月与3月,5月运河宸园客户的到访量出现了明显的增长,购房者大部分都是自住改善型客户,也不缺乏从股票套现进入楼市的客户。与前几个月相比,5月购房者下单的决心更大,对后续的市场更为乐观。”
改善型需求的增大,直接助推5月市区商品房成交均价上涨。据购房宝指数统计,5月杭州市区商品房成交均价为16207元/平方米,环比上升4.7%。资深业内人士,杭州双赢机构董事长章惠芳说:“改善型购房者入市,最为直接的反应就是成交结构发生变化,这也助推了房价的小幅上涨。”
专家:总体平稳
各板块将出现分化
开年以来,杭州楼市成交量逐步上涨,但与此同时,新增的库存量更高。虽然5月市区存量有小幅下滑,但依旧维持在15.7万套高位,截止到5月31日,杭州市区库存为157876套。
据统计,6月,市区将会有40余个项目开盘,其中将近一半为首开项目,届时会进一步推高库存,6月市区库存很有可能突破16万套。
赢商机构总经理方芳表示,库存大是当下楼市最为棘手的问题,但各板块库存分化将会越来越明显。政策利好来临,改善型客户需求增大,优质的改善型楼盘大受追捧,核心地段的库存相对较为合理,个别楼盘的价格也出现了小幅上调。而库存量大的板块,如果产品同质化明显,且产品主要面向刚需族,那么板块内的楼盘竞争会更加激烈,但总体上来看,短期内房价将会继续维持平稳。
对于后续楼市的走向,资深业内人士,杭州双赢机构董事长章惠芳说:“当前楼市是个政策市,金融政策的刺激,对购房者的信心指数回升是明显的。特别是压抑了多年的改善型购房群体,货币政策的宽松导致股市繁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反哺楼市,未来会有更多从股市套现的购房者选择进入楼市。预计下半年楼市总体上会出现量平价格小幅上涨的态势,但房价不可能出现全面大幅上涨。对于库存大,去化周期慢的板块,压力依旧巨大。”
- 佛山佳兆业被富德接管 生命人寿董事为长实际控制
- 芜湖楼市库存压顶 一线房企“贴身肉搏”促销
- 安徽等3省份取消楼市限购 一线城市限购难放松
- 深圳楼市供求矛盾被放大 规土委表态严查
- 上海土地拍卖日进121亿 沪苏杭土地出让全线火
- 融创放弃佳兆业 生命人寿或成接盘侠
- 融资放宽:富力地产欲回归A股拓展融资渠道
- 佳兆业风波影响渐退 海外发债、配股骤增
- 株洲楼市去库存需30个月 引发降价促销潮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