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出售现货石油贸易业务不是个案,大西洋两岸的投行纷纷在收缩甚至退出大宗商品贸易领域。该领域近些年回报减少,但相关监管规则却不断增加。
上述交易意味着一个传奇篇章的结束:备受争议的华尔街参与现货石油交易的辩论主题结束了。去年,一份来自美国参议院小组委员会的报告对华尔街银行在现货石油领域的交易活动提出了批评,认为他们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带来风险。
摩根士丹利此前进行的现货石油交易规模在华尔街是数一数二的,与高盛集团势均力敌,并享有“华尔街精炼商(WallStreetrefiner)”的盛名。
华尔街见闻提及,去年6月,摩根士丹利出售了石油存储和运输公司TransMontaigne给NGLEnergyPartnersLP。这终结了摩根士丹利长期以来作为华尔街最大现货石油交易商的地位。
摩根士丹利仍保留面向客户的油品交易业务,包括现货和期货交易。其他外媒援引一知情人消息称,摩根士丹利还计划剥离在油轮企业Heidmar的持股,但这不在该交易范围内。
关于上述交易的细节性财务条款目前尚未披露。
在击败KKR、麦格理、PerellaWeinberg等实力强大的竞标者之后,凯思尔顿凭借此宗交易一举跻身世界一流石油贸易商行列。
凯思尔顿官方网站资料显示,这是一家总部设在美国的能源商品贸易公司,主要股东包括GlennDubin、PaulTudorJones和TimothyBarakett等,其成立之初是路易达孚集团(LouisDreyfus)和高桥资产管理公司共同设立的能源商品贸易平台。
GlobalOilMerchanting部门过去五年每日交易约200万桶原油和油品,并有45个储油租赁体系,可供存储约3000万桶油,主要分布在欧洲和美国。
- “三桶油”齐换帅:三位82届技术派接班 王宜林
- 新一轮轮庄开始:“三桶油”掌门人或将大调整
- “两桶油”净利润回到八年前 上半年或将继续下滑
- 拉芳家化一二线城市2%占有率偏低 50%毛利率
- 中石化:没有要裁员200万人 员工一共才92万
- 雷军亿元投资御家汇 出任面膜公司董事
- 中石化自称冤大头背后真相:2008年国家曾压低
- 中海油尼克森退出石油贸易业务 面临全面裁员
- 中石化再度为“中国油价高”喊冤 到底谁是冤大头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