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提出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全球的能源价格和基础性大众商品价格处于近十年来的低点,为我国相关领域价格改革提空了一定空间。但一些深层次的改革才刚刚开始,涉及到较多机制的问题,这个过程需要一些耐心。
《2015年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显示,2014年,中国天然气产量位居世界第七位,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1830亿立方米,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例由2000年的2.3%增加到2014年的6.3%。
“近几年,我国能源战略发生重大调整,天然气是工业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新兴能源产品,天然气价格并轨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刘元春表示。
除天然气价格改革外,输配电价改革试点也在悄然扩围,继试点改革在深圳落地之后,再度扩围至安徽、湖北、宁夏、云南等地。
有关人士称,输配电价改革扩围,水电企业、大型火电公司及区域性小型电网企业等三类公司有望受益。同时,新能源发电企业也将受益于输配电价改革。
刘元春表示,原来我国的电价形成机制没有完全市场化,绩效较好同时电力成本低的企业,没有完全反映出竞争优势。实施价格改革后,可降低工业企业生产成本,对企业是一大利好。
- 国务院:各省都要对接“一带一路” 否认仅涉18
- 中央:探索欠薪保障金制度 保障职工休假权利
-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将发布 涉多个重大项目
- 一带一路创21万亿美元经济效应 或覆盖44亿人
- 《中国睡眠报告》:公务员睡得最好 排行第一
- 盘点两会最牛议案 李彦宏最吃香
- 中国制造2025规划即将上报国务院
- 全国16省份完全退出烟花爆竹生产
- 今年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元年 中国制造遭遇挑战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