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部14日称,埃及、挪威、俄罗斯正式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意向创始成员国。
至此,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50个。“金砖四国”全部正式加入,二十国集团(G20)过半数成员加入。
亚投行是由中国发起成立的多边开发机构,旨在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共计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申请在创始阶段加入亚投行。
目前,瑞典、以色列等国仍在“排队”等待获得意向创始成员国身份。根据工作流程,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阵容最早将于4月15日确定。
随后,各方将于2015年年中完成亚投行章程谈判并签署,年底前完成章程生效程序,正式成立亚投行。
截至目前,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50个,包括奥地利、澳大利亚、孟加拉国、巴西、文莱、柬埔寨、中国、丹麦、埃及、法国、芬兰、格鲁吉亚、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意大利、约旦、哈萨克斯坦、韩国、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老挝、卢森堡、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耳他、蒙古国、缅甸、尼泊尔、荷兰、新西兰、挪威、阿曼、巴基斯坦、菲律宾、卡塔尔、俄罗斯、沙特阿拉伯、新加坡、西班牙、斯里兰卡、瑞士、塔吉克斯坦、泰国、土耳其、阿联酋、英国、乌兹别克斯坦和越南。
据测算,2020年之前,亚洲地区每年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高达7300亿美元左右,由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和亚洲开发银行(ADB)已经难以满足如此庞大的需求。作为一个专门的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应运而生。世界银行和亚开行致力于减少贫困,亚投行则侧重于为基础设施建设出资,它将以开放的姿态,融合中西方的治理经验,与IMF、WB和ADB等合作互补。
英国《金融时报》将亚投行喻为“中国版的世界银行”,它的设立将会冲击甚至改变现有的国际金融秩序,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改革进程,弥补亚洲开发银行在亚太地区的覆盖面的不足,加速人民币国际化,促进中国政府和民间对外投资。
作为当今世界的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中国在公路、桥梁、隧道、铁路等领域的工程设计建造能力在世界上也是位居前列的,因此中国完全可以胜任亚投行的发起人。随着亚投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丝路基金、上海合作组织这些地区或国际组织的发展壮大,中国在国际金融和安全领域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提高,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上承担的责任也会变大。
据悉,亚投行有望在2015年内完成章程谈判和签署工作,并投入运作。未来亚投行未必会一帆风顺,但它必将在世界金融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创始国增至46个 亚投行开启“全球化4.0”模
- 今起每人可开20个账户 券商佣金大战在即
- 四大行市值全球排名集体提升 经营能力仍待提高
- 亚投行创始资格收官后的数字光谱解读
- 注册制为ABS松绑 预计全年规模或达6000亿
- 央行再发支付牌照 酝酿备付金大检查
- 日本不排除加入亚投行的可能 最多出资15亿美元
- 政府融资平台曲线抢滩PPP 警惕变相融资风险
- 证券业“互联网+”金融创新 互联网众筹成突破口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