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基化行业发展受制于利润、环保等问题制约
2014-10-21 9:49:21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年底之前,山东本地便有140万吨/年的脱氢装置计划投产,异丁烷将供不应求,也将有一部分正丁烷产品成为替代品。虽然这对于烷基化企业来说是个利好,但是行业能否实现根本好转,还需拭目以待。”瑞阳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春明说。
产能增长利润收窄
据了解,烷基化企业在2013年之前利润是非常丰厚的。然而,随着一涌而上的项目投产,原料竞争日益激烈,与此同时,高出油率带来的并非全是利润,还有烷基化油供应量的大增。而在经济环境不佳的情况下,油市始终不见起色,作为以生产调油原料为主的烷基化企业来说,更是苦不堪言,利润空间的开启变得不再容易。
“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建成并已投产的烷基化装置产能26万吨/年,到2013年年底便已达到317万吨/年。截至2014年9月份,国内已投产的烷基化产能已高达763万吨/年,而在年底之前仍有近300万吨/年的投建计划。”王春明说。
产能的不断释放,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利润受到挤压,这一点可以从烷基化装置开工率的变化上得到印证。2013年烷基化装置开工率始终维持在80%以上。但2014年开始,特别是油气价差收窄后,装置亏损严重的二三月份,烷基化开工率下滑明显,一度下滑至50%以下。
不仅如此,我国原油加工产能严重过剩,上半年主营炼厂开工率为83.16%,山东地炼的开工率仅为38.38%。成品油市场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影响,整体表现疲软。而作为调油原料之一的烷基化油更是难寻春色,企业生产经营步履维艰。
原料争夺白热化
我国烷基化装置以液化气为原料。我国2013年液化气产量约为2330万吨,而其中有37%左右的资源供应碳四深加工。随着工业需求增长对于民用市场的挤压,越来越多的液化气资源供应给化工企业。
“液化气产品中并非全部都是醚后碳四资源,而碳四深加工也并非只有烷基化一种产品。目前我国投产的液化气深加工装置还包括265万吨/年异构化、1200万吨/年以上的芳构化,以及裂解、丁二烯、醋酸仲丁酯、甲乙酮等其他装置。原料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王春明说。
税改增加调油成本
据了解,目前烷基化装置主要用于烷基化油的生产,产品可以替代部分MTBE的功能。另外,烷基化油更加清洁,可以用来调高标号汽油,也是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调油产品。
但是,吉林宝源化工贸易公司张经理表示,增值税二维码的普及,将增加调油商的运营成本。以往不少企业在经营中以变票或者不开票等方式运作,但增值税二维码的实施令这种操作难再继续,若增加消费税,每吨将会再增加近1380元的费用。这对于尚未成熟的烷基化市场来说是一种打击。
废酸成行业桎梏
“除了增值税方面,废酸处理带来的环保问题也是烷基化装置不可回避的现实。国内现有烷基化装置绝大多数以硫酸为催化剂,这就令企业面临废酸处理的问题。部分企业有意进行废酸回收再利用,但由于废酸中的油难以处理,废酸的回收并未实现。随着环保收紧,企业将面临更大压力。”王春明说。
据了解,很多烷基化装置建设之初,企业并未投建废酸处理装置,而是以罐装存储的方式保证装置的运行。废酸积累越来越多,装置将面临几千万的投入,后续的处理也将再度增加装置的运营成本。虽然国家对于环境保护方面有很多优惠政策,但仅有个别企业打算投建装置进行废酸处理,大多数烷基化企业仍在无奈装罐、满罐、建罐中循环。
- 多因素导致油价暴跌 化工行业恐迎来寒冬
- 甲烷氯化物市场成本支撑不力供需关系失衡
- 原油价格下滑 有利于炼油行业降低成本
- 地方国企上燃被曝经营危机 燃料油融资风险再现
- 成品油升级正悄然铺开 国五标准成品油暂不涨价
- 我国将成世界最大聚氨酯市场
- 行情连续走低 苯胺市场将再次探底
- 煤化工专项产业规划将出台 准入门槛提高
- 煤化工投资热背后隐藏的环保风险不容忽视
新加坡人民币期货出炉 旨在对冲人民币汇率波动
2014年1-8月浙江省浓硝酸产量数据统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