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份中国汽车产销再次刷新纪录
2014-7-17 10:59:11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我国汽车界资深专家陈光祖先生对此早有预言:“得零部件者得天下”,一句简单的话道出了中国汽车产业与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重要关系。汽车零部件作为支撑汽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其重大意义不可言喻。面对本土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十连降”这一困难局面,我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问题已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与国外企业具有相当大的差距,特别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差距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技术水平的低下直接表现就是产品卖不出去,而产品卖不出去,企业没有富裕资金投入研发,其技术水平更加落后。如此循环,就造成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领域企业众多,但规模普遍较小、行业集中度偏低,直接导致企业打价格战,产业水平无法提升。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国内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20万家,具有规模以上企业九千余家。其中本土零部件企业占七成以上,并集中属于小规模企业。虽然外资或合资企业数量不到三成,但其营业额却足足占据七成左右。而在EMS发动机控制系统、安全气囊、ABS系统、三元催化器、电动天窗、空调系统、汽车座椅总成、电动玻璃升降器、照明系统、自动变速箱、高压燃料泵等系统和部件方面,外商独资及合资汽车零部件公司更控制了高达75%以上的市场份额。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和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一比,真是小巫见大巫。
我们中汽协的董秘书长曾讲过,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没有随着中国汽车工业井喷式的发展而得到长足的进步,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缺乏技术。没有技术咋整?学呗!一个人能力低下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学习的态度。对人如此,对企业更是如此。虽然现在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市场可以说是被外商把控着,但是只要他们敢进来,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必然会带入中国,这时我们就要抱着学习的态度借鉴他们的优势。
据统计,近年来博世、德尔福、电装等国际零部件企业纷纷选择独资建厂或收购合资企业股份进入中国,这些国际巨头已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超过1200家。这1200多家企业其生产技术都处在国际领先水平,从中我们是不是联合吸取消化一些先进经验呢。师夷长技以制夷,老祖宗都明白的道理,我们现代人更应该把其发扬光大,推动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走上强国之路。
- 2014年1-5月安徽省铅酸蓄电池产量统计
- 2014年1-5月浙江省铅酸蓄电池产量数据统计
- 2014年1-5月宁夏铅酸蓄电池产量统计
- 2014年1-5月江苏省锂离子电池产量统计
- 2014年1-5月上海市锂离子电池产量统计
- 2014年1-5月黑龙江省锂离子电池产量统计
- 2014年1-5月辽宁省绝缘制品产量统计
- 2014年1-5月内蒙古绝缘制品产量数据统计
- 2014年1-5月河北省绝缘制品产量统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