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面临四类风险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1700亿美元。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额达145亿美元,承包工程业务营业额760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同时,2016年中国居民出境游客、留学人员、商务人员、劳务人员达到1.3亿人次,消费超过1100亿美元。
然而,走出国门并非一片坦途,世界各地的风险无处不在。据德国慕再研报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仅包括地震、洪水、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造成就高达1680亿欧元的损失,这一数字是过去4年的峰值。同时,还有区域性的金融危机等风险事件,对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和中国公民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在发布会上,由江泰保险经纪历时一年多时间赴世界各地深入调研后完成的首份全球风险版图正式出炉。根据该全球风险版图显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风险主要分为四类:经济风险、政治和社会风险、自然风险和法律风险。很多企业走出去后,成功率并不是很高,主要原因则是对国外投资环境的风险,如法律、税务、自然、信用风险等并不熟悉就盲目地去投资,结果就造成了很多不必要损失。
亟须建立海外救援体系
与此同时,随着“走出去”公民人数的快速增加,以领事救助为主的海外救助承载的压力也在快速增长。这从全国旅行社责任统保示范项目的报案数据中能看出一些端倪:2014年全年受理境外报案1466件,而2016年前11个月境外报案已达2433件,较2014年翻了一番。
在此背景下,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建议,随着我国出境游进入“亿人次时代”,加快建立我国出境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已刻不容缓,并形成个人、企业、非政府组织、政府协同合作的中国公民海外救援体系。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