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调控距上一轮(2016年10月)不到半年,如此密集高效率的打压过去未有过。一则,密集高效显示地方政府主体责任“落地”。高层对房子定位的明确,防风险宏观主题的确立,上下调控思路完全统一,但凡哪个城市非自住需求“冒头”,政策以最高的效率祭出,一轮不行两轮。
二则,密集高效意味着,2016年10月那一轮调控,并未控制住非自住需求。看看政策内容就知道了,北京限制企业购房再交易,广州限制单身购房,南昌规定未成年人不得在市区买房,环北京均限制非户籍购二套房,京沪深都在打击完全逃避调控的“类住宅”,以防炒作此起彼伏。
新房市场还在高景气位。统计局18日发布的70城数据显示,多数城市新房价格下跌或涨幅在0.5%以内。15个热点城市中,12个城市价格环比下跌或持平,成交量普遍下跌30%左右。但很大程度上,新房市场被驯服与预售管制有关。需求还在,2月27日上海嘉定接受管制的某新盘被抢就是例证。
二手房市场快速回升。2月份,京穗二手房价格领涨全国,价格指数环比分别上涨1.3%和2.7%。3月北京二手房预计成交1.2万套,比2月增长40%,比去年高峰期下跌20%。中介告诉笔者,深圳3月二手房成交预计6000套左右,比最低点增长近50%,不过比去年9月的高峰(1万套)还是低了不少。
各地二手房都很火爆。2月70城二手房价涨幅(0.37%)高于新房(0.33%)。近2年地价涨幅是房价涨幅的2倍,地王频现让新房豪宅化。二手房可选范围广,即便京沪深,目前还有小户型、年代久、总价200万左右的二手房;另外,新房供应在外围,公共配套差,这几年居住属性差一些,不如二手房性价比高。
大涨后有回落,热点城市2015年以来房价普遍上涨50%-100%,但上一轮调控后房价未明显回落。为何呢?往大了说,今年政策基调是稳增长、防风险,意味着抑制泡沫并非是要刺破泡沫。去库存再次被强调,央行和银监会掌门人相继表态,楼市对经济和金融是何等重要,合理需求要大力支持。
再往大了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合理增加土地供应,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盘活城市闲置和低效用地,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这意味着,去库存更强调需求端,大城市楼市更强调供给端。这样做,无非想让楼市在高位呆久一些。
往小了说,热点城市调控“挤牙膏”。北京作为楼市“领头羊”,外围涨成一片了,居然坚持“认房不认贷”,对于还清贷款再购房者也给予杠杆适度支持,这无疑会让炒作需求钻空子。广州去年10月的调控更像“表态”,政策未做实质性加码,限购限贷政策与2013年11月的“穗六条”完全一致。
今年货币仍保持稳健,12%的M2涨幅目标与去年差别不大,加上基建地位上升,地方发债还会保持旺盛,投放给市场的资金不会明显减少。同时,通胀却明显反弹,且2015年以来房价暴涨,对服务业和人工成本的冲击开始显露,实感CPI很高,基于“资产荒”和保值的购房需求仍庞大。
目前,房产税尚未列入立法计划。于是,楼市基本面明朗,市场心理预期的风险底线也明朗,买房成了很多人的一致行动。而且,楼市长期演绎着诱人的财富效应,没赶上上一波的不希望错过这一波。好在,政策思路清晰了、统一了。本轮调控另一个特点就是首套房的优惠依旧。如果新政落地,首套房支持变相增加,有利于回归住房居住属性。另外,城镇化和都市圈建设,这都是夯实楼市供需的实货,希望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均等化上进展明显。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