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并非纯净水,含有钠离子、钙离子、铵离子等多种阳离子和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等多种阴离子。中国海洋大学唐群委教授和云南师范大学杨培志教授的团队在这家德国期刊上的论文介绍,模拟雨滴在降落到他们研制的石墨烯材料(与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耦合)表面后,阳离子会与石墨烯共轭结构中的离域电子形成阳离子/电子双电层“赝电容”,而模拟雨滴在石墨烯表面的铺展?收缩过程为“赝电容”充、放电,从而产生电压和电流。
据论文介绍,在使用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模拟雨水的实验中,此太阳能电池实现了大约100微伏/滴的电压和0.5微安/滴的电流输出以及6.53%的光电转换效率。
作为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阳能一直是清洁能源研究的热门领域,近年来相关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和突破,但一直无法解决“全天候”尤其是雨天发电的问题。唐群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此前曾有科技期刊报道过科学家尝试把雨滴下落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尝试,但人们在太阳能基础研究领域的思路大多只限于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转化太阳光。
记者注意到,该论文发出后即引起国际媒体和行业网站关注。唐群委说,有关研究成果已在国内申请了发明专利,而论文也得到了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并被选为“VIP论文”。
- 我国科学家研发可在雨天发电太阳能电池
- “股神”巴菲特子公司巨额投资风电项目
- 焦煤供应持续偏紧 山西焦煤集团本月第二次涨价
- 3月份公众举报75件环保案 部分企业被指污染饮
- 钢铁煤炭业陷泥潭:有煤矿开工一年亏两亿 停工亏
- 配售电细则将落地 初期配电网运营权仅给予国企
- 光伏行业协会:多晶硅价跌、组件价涨现象逆转
- 一季度环保企业海外并购翻2倍 专家建议抱团防风
- 煤炭“去产能”效应初显 供需失衡逐步改善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