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份,沙特、卡塔尔、委内瑞拉及俄罗斯于多哈签订冻产协议,不过当时会议未能取得预期效果,随后国际油价维持30美元/桶附近长期震荡。
据了解,4月17日,以沙特为主导的欧佩克成员国与俄罗斯等产油国将于多哈再度会晤,此次会议极为高调,也正因如此,会议未开、效果先来,在新一轮会议预期的带动下,国际油市疲弱的态势出现转机,尤其是4月份,产油国会议带动的油价上涨幅度惊人。中宇资讯数据显示,外盘4月12日欧美原油期货价格分别收于44.69、42.17美元/桶,创下2015年12月以来的五个月高位水平,相较今年1、2月份27美元/桶以下的价格低点,国际油价涨幅均已过半。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事实并非如预期般乐观。该机构人士对《金证券》记者称,目前油市供应过剩的基本面并未出现明显好转,近期除美国周度原油库存出现过一次减少、可以略微缓和过剩的忧虑情绪外,其他来自于供应面的消息多是“伊朗原油日产量一年内将重回400万桶”、“伊拉克3月原油产量升至记录新高”、“科威特计划提高原油产量至43年高位”等。
业内人士认为,4月17日多哈会议后,供应过剩的利空消息将重回市场,引发油价下行。另外,美联储加息预期浓郁,美元指数表现强劲也对油市形成较明显压制。中长期来看油市回暖仍是较为漫长的过程,不排除再次回落至40美元/桶附近价位的可能。
业内人士对《金证券》 记者表示,“油价涨势提前,预支冻产会议乐观结果。而一旦结果落定,且低于投资者心理预期,多头将纷纷获利了结,助推油价下跌。”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6年年初设立地板价以来,我国成品油限价调整已经遭遇了“六连停”。业内人士对《金证券》记者表示,调价窗口将于4月26日24时开启。目前来看,国际原油市场仍存有一定的下行风险,若冻产协议不能真正落实,本次回调或将成为下轮跌价的开端,届时,国内成品油市场将形成“七连停”的局面。
- 高盛:冻产无果利空油价 沙特若增产或雪上加霜
- 科威特国石油业罢工重挫原油产量 高盛:会改善
- 韩妆压过美妆 国产化妆品遭受夹击
- 多哈会议恐难解油市供求之殇 石油市场需求依然疲
- 多哈冻产协议流产 油价狂跌超6%
- 中石油管道局联手8企业签协议 天然气基建存机会
- 油价持稳 产油国多哈会议之前成交清
- 研究称石油市场供过于求局面在下半年将趋于平衡
- 长庆采油六厂原油泄漏:污染物已清理完毕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