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 特高压成国之重器
2014-6-20 9:20:53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十年磨一剑,发展特高压已成广泛共识。
目前,特高压已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多项规划和计划。
今年以来,关于跨区输电以及发展特高压电网,中国政府多次作出部署:
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实施跨区送电项目,以治理日益严重的雾霾污染。
4月18日,在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确提出发展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今年要按规划开工建设一批采用特高压和常规技术的“西电东送”输电通道,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降耗增效。
5月15日下午,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并对发展特高压形成共识,这意味着特高压技术在解决能源供求空间矛盾、降低中东部雾霾污染、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已获国家高层认可,即将启动大规模建设。
在装机容量、电网规模和发电量等方面都跃居世界第一之后,中国电力行业如何发展才能引领全球,并支撑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成为摆在业者面前的必答题。
特高压电网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对我国甚至世界能源产业的意义,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逐渐显现。当下可以看到的至少包括:确立标杆、引领全球行业发展;治理雾霾、大范围配置能源;拉动经济、稳增长推手;带动装备产业升级、携手“走出去”;国际合作、构建洲际联网等,其影响深入能源、经济、环境和国际等多方面,堪称“国之重器”。引领全球行业发展;治理雾霾、大范围配置能源;拉动经济、稳增长推手;带动装备产业升级、携手“走出去”;国际合作、构建洲际联网等,其影响深入能源、经济、环境和国际等多方面,堪称“国之重器”。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彰显出党中央对环境问题和绿色发展的高度重视。
去年以来,频频“爆表”的空气指数表明,雾霾问题已经迫在眉睫。目前,京津冀鲁、长三角地区单位面积煤电装机分别是西北地区的13倍、26倍,沿长江平均30公里一个电厂,从南京到镇江平均10公里一个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
今年3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治理雾霾需要坚定的决心,更需要明确的路径。2013年11月2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对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卡拉斯表示,发展特高压可以促进西部、北部的清洁能源开发,并把它们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东中部负荷中心,有助于应对雾霾。
三胜咨询《2014-2018年中国特高压设备市场需求与前景预测研究咨询报告》指出,特高压电网作为高效的能源配置平台,在保障能源安全、经济、清洁发展中作用巨大。通过特高压电网,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对于解决日益严重的雾霾问题,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15%的目标十分关键。
为此,2013年9月,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力争实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逐步提高接受外输电比例。随后,国家能源局提出建设12条重点输电通道,并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对此进行了部署。
特高压治理雾霾,不仅有理论,还有扎实的行动和效果。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建成的“两交三直”特高压工程,累计送电1730亿千瓦时。根据国际组织绿色和平的报告,特高压每输送1亿千瓦时电力,可使负荷中心减排PM2.5约7吨,PM10约17吨,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约450吨。
展望未来,特高压的环保效益愈发显著。
- 公积金使用率偏低 数以千亿沉睡银行
- 多省份落实中南海座谈 扩大投资成最重要砝码
- 我国自主车企扩张之后面临衰退潮
- 分析:汽车自主品牌全线撤出广州市中心
- 能源改革带来投资机会 利好三大领域
- 海上风电上网价格敲定:每度0.85元
- 我国千亿级海上风电市场加速启动
- 环保部最大罚单:部分企业存在“骗补”行为
- 房企业绩普遍低于预期 90%企业销售任务目难完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