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土地行业资讯 土地市场研究分析
国土部部长姜大明:土地制度改革必须守住红线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https://www.china1baogao.com) 日期:2014-3-12 [关闭]
编者按:土地问题从来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核心问题,由土地问题衍生出来的小产权房问题,土地拆迁问题都是和普通民众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近年来,中国出现了很多由土地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比如说非法拆迁,浪费耕地等等。中国第一部《土地管理法》诞生至今更是经历了4次修改,民间对于现行中国土地制度也存在很大的争议。
3月10日(星期一)下午3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图为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回答记者提问。
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昨日表示,有关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特别是“农地流转”,国土部正抓紧制订总体思路框架和试点方案,涉及规范引导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征地制度改革的试点、宅基地管理等。
姜大明表示,土地制度改革是一项基础性的制度改革,中央对土地制度改革一直采取慎重、稳妥的态度,要求“守住底线,试点先行,稳妥推进”。
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要坚守四大底线,他指出:一是改革中不能把土地公有制,也就是国家所有、集体所有的性质改变了,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这一制度要长久不变;二是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三是不能把粮食产量搞下去了;四是不能把群众利益损害了。
谈及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特别是广受关注的“农地流转”,姜大明透露,国土部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总体思路框架和试点方案。涉及规范引导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征地制度改革的试点、宅基地用益物权的保护等方面。
与此同时,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防死守耕地红线,保护国家的粮食安全。他指出,耕地占补平衡中确实也存在着占优补劣、占水补旱地的情况,必须要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而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提出了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据悉,国土部稍早已将加强和改善土地调控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将协调有关部门,把耕地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建设用地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落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
3月10日(星期一)下午3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图为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回答记者提问。
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昨日表示,有关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特别是“农地流转”,国土部正抓紧制订总体思路框架和试点方案,涉及规范引导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征地制度改革的试点、宅基地管理等。
姜大明表示,土地制度改革是一项基础性的制度改革,中央对土地制度改革一直采取慎重、稳妥的态度,要求“守住底线,试点先行,稳妥推进”。
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要坚守四大底线,他指出:一是改革中不能把土地公有制,也就是国家所有、集体所有的性质改变了,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这一制度要长久不变;二是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三是不能把粮食产量搞下去了;四是不能把群众利益损害了。
谈及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特别是广受关注的“农地流转”,姜大明透露,国土部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总体思路框架和试点方案。涉及规范引导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征地制度改革的试点、宅基地用益物权的保护等方面。
与此同时,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防死守耕地红线,保护国家的粮食安全。他指出,耕地占补平衡中确实也存在着占优补劣、占水补旱地的情况,必须要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而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提出了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据悉,国土部稍早已将加强和改善土地调控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将协调有关部门,把耕地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建设用地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落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相关研究报告
相关行业资讯


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