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研究报告销售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 行业资讯 >> 15名飞行员与国航对簿公堂:年收入50万多 民营110万

主题词:飞行员行业资讯 飞行员市场研究分析


15名飞行员与国航对簿公堂:年收入50万多 民营110万

  从去年2月开始,到当年8月,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以下简称国航浙江公司)先后有15名飞行员提出辞职,因为解除劳动合同的请求遭到拒绝,15名飞行员先后和国航浙江公司对簿公堂。
  
  去年12月,法院一审判决同意解除劳动合同,飞行员赔偿国航浙江公司数额不等的损失。国航不服上诉到杭州中级法院,今年2月立案后,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判决。
  
  漫漫辞职路
  
  黄志伟是2004年12月进入国航浙江公司,是这次提出辞职的15名飞行员之一。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大家都是因为各种原因,在不同时间提出辞职的,并且根据《劳动合同法》提前三十日书面致函公司,正式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但大家都收到了公司一致的答复,不同意离职,还将他们的工作调整为地勤。无奈之下,15名飞行员各自向浙江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2012年8~10月,仲裁委先后裁决支持飞行员的诉求。但是国航浙江公司拒绝执行。
  
  于是这些飞行员又先后各自向杭州市萧山区法院提起诉讼。去年12月,杭州市萧山区法院先后做出一审判决,要求原公司在判决生效十五日之内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并依法办理劳动人事档案、社会保险关系的移交手续。
  
  国航浙江公司不服判决,上诉到杭州中院。记者发现,原来各自起诉的15名飞行员,二审的立案时间都变成了2013年2月1日,开庭时间2013年3月11日。到目前这些案件的判决还未出来。
  
  待遇或是主因
  
  作为在香港地区和伦敦都上市的国企,国航应该是飞行员眼中的香饽饽,但现实却是他们宁愿打官司也要离开。此次提出辞职的国航浙江公司的一些飞行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收入待遇是一方面,体制是促使他们决心离开的一大因素。
  
  黄志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他2004年进入国航浙江公司到现在,机队的编制只从大概20多架增加到30架左右,发展极其缓慢,而像他这样机龄的飞行员,现在年收入满打满算在50多万,民营航空公司同情况飞行员的收入约在110万。
  
  对于飞行员的说法,记者联系上国航浙江公司总经理申建明,他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自己在飞机上,不方便接受采访,同时公司也没有可以接受采访的人选。
  
  从2005年起就代理飞行员离职案件的北京蓝鹏律师事务所张起淮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至今代理此类案件已经超过1000例,每年的接案量都在100例以上。张律师认为,离职纠纷的出现,不光是体制编制的问题,而且在人文关怀、劳动环境、劳动保护,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都存在一些问题。“辞职的员工,理由无非两条,要么钱没给够,要么伤员工心了。”张律师说。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主要业务: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使用,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电邮(server@china1baogao.com)、电话(0755-28749841)。
订报告送大礼
  • 国家信息中心
  • 海关信息网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中国知网
  • oecd
  • the world bank
  • 中国经济网
研究报告订购电话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订购流程|付款方式|问题反馈|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