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全球货币政策正常化 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出新玩法

金融投资  2016-9-22 11:26:02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作为负利率的先行者之一,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再出新玩法。
  
  日本央行公布新的货币政策决议——从原先的扩大货币供应目标(QE),转向控制收益率曲线的量化质化宽松政策(QQE)。
  
  受此影响,全球金融市场陷入一片震荡。日本股市创下7月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2.5%,引领全球股市纷纷上涨;日元一度上演过山车行情——先是跌至日内低点102.75,随即大幅反弹至101.43附近;日本10年国债收益率则自3月以来首次回到零值上方。
  
  “起初,市场认为日本央行QQE新政预示着新一轮货币宽松政策启动,纷纷买跌日元买涨日股,但他们随即发现,日本央行所谓的QQE新政并没有采取降息与扩大QE规模措施,转而引发了日元的过山车行情。”一家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指出。甚至不少对冲基金认为,日本央行QQE新政,或许是全球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前奏。
  
  毕竟,当前全球央行一味扩大量化宽松QE规模的做法正备受诟病。一方面各国央行向市场投入巨额QE资金,却没有提振全球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持续膨胀的QE资金不断推高股市债市估值,引发金融资产泡沫风险。何况,不少国家央行实施的负利率政策还在压缩银行业的利润空间,令市场担忧金融业危机风雨欲来。
  
  鉴于此前的扩大QE规模政策争议不断,近期G20国家在杭州峰会上一致达成采取财政、货币与结构性改革措施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共识。
  
  在不少对冲基金看来,这意味着全球央行不能再一味单边地采取扩大QE规模措施,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大幕已悄然开启。因此,过去两周众多对冲基金开始大规模地撤离黄金、债券市场,避免遭遇货币政策正常化所衍生的金融资产泡沫破裂冲击。
  
  “不过,全球央行货币政策是否趋于正常化,关键还得看本周美联储是否加息。”Prudential固定收益高级投资官Gregory Peters指出。若美联储决定9月降息,无形间印证了市场对全球货币政策正常化的猜测;即便美联储本周不加息,但只要透露12月加息的信号,市场也会认为全球货币政策正常化将是大势所趋。
  
  备战全球货币政策正常化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13日当周,COMEX黄金期货与期权合约净多仓规模减少11%,至24.8858万手(1手为100盎司),创下截至今年5月24日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
  
  在National Securities Corp首席市场策略师Donald Selkin看来,这背后,是全球对冲基金赶在本周美日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之前,撤离黄金市场规避市场波动风险。
  
  他认为,今年以来金价之所以上涨24%,主要受益于全球央行过度使用QE政策,令全球流动性迅速泛滥,纷纷涌入黄金市场淘金。如今,随着全球货币政策趋于正常化(包括美联储加息),黄金价格开始失去最重要的支撑。
  
  富拓外汇(FXTM)首席市场分析师Jameel Ahmad透露,在黄金遭到大规模抛售前,对冲基金已经悄悄地撤离了欧美日债券市场。究其原因,不少对冲基金相信,G20各国在9月初举行的杭州峰会又达成一项秘密协议。具体而言,G20各国在运用货币、财政与结构性改革等措施促进全球经济增长达成共识同时,还约定各国不能一味单边行动扩大QE规模刺激经济增长,避免货币政策使用过度。这反而预示着全球货币政策正常化即将开启。
  
  在对冲基金大力抛售下,近期日本美国国债收益率纷纷上扬,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7月历史低点-0.291%逐步回升,直到9月21日回到正值,美国10年期债收益率从1.34%反弹至1.6%附近。
  
  在Gregory Peters看来,对冲基金撤离西方国家国债头寸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势必掐断原先的无风险套利模式。
  
  所谓无风险套利模式,即对冲基金甘愿买入收益率负值的日本欧洲国债,等待每月央行启动QE资金购债时,将这笔债券高价卖给央行,套取价差收益。
  
  “目前而言,对冲基金提前撤离债券市场算是明智之举。”他表示。日本央行在维持现有的80万亿日元货币基础年增幅不变同时,取消了所持日本国债平均期限7-12年的限制,这意味着日本央行QE资金不再盯住中长期国债购买,令对冲基金失去了无风险套利的最大交易对手。
  
  政策博弈升温
  
  日本央行QQE新政所释放的全球货币政策正常化信号,能否得到其他国家央行响应,依然存在变数。
  
  “目前,市场还在静待美联储本周货币政策决议,分析全球货币政策正常化仅仅是昙花一现,还是大势所趋。”Jameel Ahmad向记者分析说。若美联储同样释放收紧货币政策信号,市场会相信全球货币政策正常化将是大势所趋,所谓的杭州协议可能存在;反之市场会认为日本央行QQE政策更多是单边行为。
  
  在他看来,当前全球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最大阻力,主要来自欧元区与英国。随着英国公投脱欧引发欧元区经济增长乏力,加之欧洲银行业坏账风波令金融市场风雨飘摇,欧洲与英国央行依然需要在扩大宽松货币政策方面越走越远。
  
  此前,欧洲央行执委Benoit Coeure指出,欧洲各国政府迄今实施的结构性改革是“半生不熟、缺乏热情”,这未必能提升通胀,反倒加重了通缩风险,迫使欧洲央行必须进一步加大货币刺激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央行在引入QQE措施同时,也没有关上扩大QE措施的大门。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表示,如有必要将毫不犹豫加码宽松,措施包括降低目标收益率以及资产购买,深化负利率也是选项之一。
  
  “日本央行在货币政策正常化方面依然显得举棋不定。”Jameel Ahmad表示,当前日本央行之所以引入QQE新政,很可能是由于此前的负利率政策正在产生越来越多的负面冲击,包括银行业务收入缩减令金融产业不稳,负利率驱使大量杠杆资金涌向股市令金融资产泡沫加剧,却没有投入实体经济刺激经济发展。
  
  他认为,QQE新政或许只能算是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过度产物,它的主要目的不是收紧货币政策,而是在维持现有QE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改变QE资金的资产购买方式刺激经济发展。具体而言,QQE一方面降低了日本央行购买中长期国债的力度,令其收益率回升,确保银行业资金投资国债产生正收益,有助于缓解金融产业经营压力;另一方面则通过加大中短期国债购买力度,进一步压低中短期国债收益率,引导企业以更低融资成本拆入银行信贷资金,为结构性改革创造有利环境。
  
  但是,QQE措施是否产生理想效果,仍是未知数。比如日本央行此前扩大QE资产购买范围——动用大量QE资金购买跟踪日经225指数的ETF,但是日经225指数成分股的选择相对随意,此举导致日本股市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令日本央行成为众多日本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引发金融市场对日股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担忧。
  
  “若各国都将QQE作为全球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过渡措施,对冲基金的应对策略,也只能是弃债投股。相比QQE政策对债市收益率波动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股市反而成为了更好的避险港湾。”Jameel Ahmad坦言。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342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我国保险中介行业快速发展,保险细分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生存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安全需求成为人们的最大需求。因此,随着...[详细]

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广阔,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智能家居市场增长迅猛,市场广阔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机交互等技术的成熟与迅速发展,智能家居市场也得...[详细]

一致性评价加速,国内仿制药行业迎来新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大力推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特别是2016年3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详细]

供应链金融迎来政策契机,行业发展潜力

2016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详细]

无人机市场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巨大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无人机的发展和使用已有超过90年的历史。经历了20世纪漫长的萌芽期和酝酿期之后,无人机...[详细]

养生保健将达万亿规模,国内外企业群雄

养生保健的概念在国内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最早可以追溯至管子的“养生”之说,而后儒道两家推崇的修身养性、饮食有...[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