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已经不再是躺着赚钱的行业,而且员工工作所面临的风险越来越高。因为不良贷款增加不仅影响银行的业绩与利润,也与个人的业绩及工资水平联系在一起。
据报道,目前国内银行出现了大量的员工离职的现象。比如,16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10家银行出现员工人数减少,上半年银行员工变动人数高达3.5万人。可以说,目前中国银行员工总数大致在380万人左右,银行员工离职3.5万人,不到其比例的百分之一,其离职的比重应该是相当低,远低于自然离职率,所以,当前国内银行业的员工离职这个数量算不上什么大新闻。
但是,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今年有这些多的员工离职,也说明了当前中国银行业市场正在发生翻天覆地地变化,而这种变化正在从各个方面在影响目前中国的银行业。首先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完成,及国内的基准利率越来越低,无利差经营不仅是全球银行业正面对的困境,也是中国银行业所要面临的困境。这点对中国银行业的冲击最大。
对于早几年在政府严格的利率管制及信贷规模控制下的中国银行业来说,尽管政府的管制让中国银行业失去对金融风险的定价权,但是政府以严格控制的方式让国内的银行赚得盆满盘满,或躺着都能够赚大钱,因为,奇高利差水平让国内的每一家银行都能够赚大钱,只要快速扩张信贷规模就可以。
所以,在早几年,不仅国内的每一家银行业的规模及利润都快速增长,甚至于不少国内银行很快就进入全球银行排名前十名,而且各种各样的投资者都希望进入这个最为赚钱的行业,国内在职者也都希望涌入这个最为赚钱的行业。
但是,银行员工的离职意味着当前中国银行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银行业的利润水平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完成,国内银行业的利差水平全面降低,那种躺着赚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从去年开始,国内不少银行的利润增长已经降低到1%以下的水平。中国银行业不仅利润水平全面下降,而且随着国内经济增长低迷,不少行业的去产能化,从而使得国内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及不良贷款量快速增长。
中国银行业已经不再是躺着赚钱的行业,而且员工工作所面临的风险越来越高。因为不良贷款增加不仅影响银行的业绩与利润,也与个人的业绩及工资水平联系在一起。在当前国内银行业风险定价能力比较弱的情况下,银行信贷规模扩张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比如说,在目前的情况下,国内信贷市场的情况是,中小企业及弱势行业要想到银行贷款仍然是不容易,而条件好的国内企业及民营企业又不需要银行贷款,所以今年上半年国内银行的多数贷款都通过住房按揭贷款的方式进入房地产市场。
因为,在银行业看来,对于住房按揭贷款,只要住房的价格不下跌,特别是在上涨,那么这些住房按揭贷款就是优质资产,不仅贷款人工成本低,风险也低,成了国内银行业主要的利润增长点。但是这种假定能否成立则是不一定的。只要房价下跌,特别那些价格过高城市的房价下跌,国内银行业所有的风险都会暴露出来。
还有,国内金融科技的发展已经全面冲击着国内的银行业,无论是支付,还是信贷及财富管理方面都如此。而这种冲击也在全面挤压国内银行业的生存空间,所以国内银行业的减薪裁员也会陆续有来。因为,如果国内银行业不能够全面降低经营成本,全面由传统业务向现代业务转型,银行业的生存空间会逐渐地缩小。
再加上金融科技的发展,也为银行业的减少人工创造了条件。所以,不仅在现在银行业的员工会逐渐地减少,而且不少银行大量的裁员的情况也会陆续有来。所以,面临国内银行业的重大转型,国内银行业的不少员工自动转型也是会自然。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尽管这些年来国内银行业在金融市场的地位不断地弱化,但仍然没有改变中国银行业在金融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如果国内银行业的全面衰弱,在中国股市难以在短期内振兴的情况下,这不仅预示着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增加,也意味着国内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缩窄,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及金融市场的风险在增加。对此政府观察到了吗?而国内银行员工离职就是这样的一种体征。
- 欧洲央行被逼到了墙角
- 中国银行业员工离职的背后隐忧
- 今年金价大涨25%的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就这四
- 收紧网贷之后:P2P转型四大路径调查
- 盼望大选前美股大崩盘 特朗普才有希望当选
- A股轮胎企业扩容 两大因素影响行业发展
- 中国金融最大风口会影响几乎所有金融机构
- 创业无底线,所追求财务自由只是幻觉
- 央行与资产价格:目标和手段的悖论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