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背后的动因显然离不开行业监管的持续跟进:早在2015年7月份,央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 健康 发展的指导意见》,监管思路的“基本法”落地。2015年12月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对P2P的监管措施更为具体。今年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也强调“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今年以来,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均就网络支付、P2P、互联网 保险等领域发布了整治细则。2016年4月份,国务院组织14个部门召开电视会议,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一年的有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项整治;2016年5月份,国务院下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将为期一年的专项整治划分为四个阶段,明确要求各有关部门、各省级政府于2016年11月底前对辖区内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开展集中整治工作,同时进行自查。8月1日起,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组织制定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标准——P2P网贷》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自律管理规范》开始向会员单位征求意见。
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整个行业呈现出一些积极变化。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1月份至6月份新成立P2P平台共238家,环比2015年同期下降80.4%。2016年上半年,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达到515家,其中良性退出(停业、转型)的共有247家,恶性退出(跑路、提现困难、经侦介入)的共有268家,良性退出已渐成平台关门的主流趋势,截至2016年6月底全国正常运营平台数共3105家,正常运营的平台有增无减。
另外,网贷平台成交额大幅上涨也表明这一行业正在走向有序和规范。截至2016年7月底,P2P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为23904.79亿元。2016年前7个月累计成交量达到10252.58亿元,第一次自然年内累计成交量突破1万亿元,是去年同期累计成交量的2.68倍,去年同期的累计成交量为3831.28亿元。刚刚过去的7月份,P2P网贷行业单月成交量达到1829.73亿元,环比增加6.77%,离单月2000亿元大关一步之遥。
虽然,“跑路”曾经一度占据网贷平台宿命的主流,但随着多方面监管的持续跟进,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通过优胜劣汰,平台良性退出的事件或会持续上演,行业走向将逐步清晰,其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也将逐步显现和放大,而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前景依旧值得期待。
- 线上支付统一清算平台或将改变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现
- 述评:让惠企政策落地 让民间资本受惠
- 交易所瞄上首富 给股民们敲响警钟
- 扭转民间投资下滑可从“财团经济”上寻求突破
- 对冲基金炒家仍看好金价 中短期或上试至1400
- 央行在有必要时会出手 中国难出现金融危机
- 多国已到经济谷底 亚洲地区金融资产看涨
- 美国9月加息预期下降 有利于人民币短期维稳
- 美股牛市不大可能短期结束 市场波动将会持续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