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今年上半年,杭州宅地市场供需活跃,房企纷纷加入抢地大战,土地频现地王盛宴,杭州土地拍卖收入意外超越北上广深,更把房价领涨二线城市的苏州、南京、合肥、厦门这“四小龙”甩在身后,以818亿元拔得全国土地成交金额的头筹。
其中,进入7月,杭州余杭区未来科技城19万方宅地迎来出让,经过64轮的激烈争夺,阳光城以37.48亿元总价将地块收入囊中,楼面价19664元/㎡创造了余杭区新的地王记录,而溢价率也高达208%。
有人担忧,地王频现是否会重新打乱杭州的楼市?
据透明售房研究院统计,截至6月末,杭州市已取得预售证的商业地产可售库存为893.18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76%,按照近12个月杭州全市商业地产的月均成交面积计算,去化周期为37个月,较5月末缩短了3个月。
“随着商品住宅库存量的下降,未来数月住宅价格继续稳中有升的趋势无法扭转。”杭州透明售房研究院院长方张接表示。
但在专家看来,地王现象是一个结果,并非原因。
“由于近来货币及信贷环境相对宽松,开发商的避险心理,驱使众多国字头企业及上市民企集体争夺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区域地块。僧多肉少,是这轮地王频出的主要原因。”方张接说。
“土地市场跟房地产市场具有联动效应,更多的是一手房市场直接影响到土地市场,土地市场反过来影响商品房市场,只能在特定的供需关系里才成立。”汉嘉地产顾问副总经理陈焕春说。
高点拿地的开发商亏本卖房的现象也有很多,据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数据,2009年以来杭州楼市实际的亏损项目高达近60个。
因此,方张接认为,未来“面包”能卖多高,完全取决于未来市场供求关系和面包本身的质量,而不是取决于面粉价格。
尽管杭州房价已经有所上涨,但无论是与过去的纵向比,还是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横向比,杭州房价的涨幅尚属理性和可控,库存的绝对数值依然较高,未来供应依然充足。
专家建议道,消费者从自住、改善居住条件的角度来说是可以考虑购房的,在微观面上,购房者是“量体裁衣”,而不是“量地裁衣”,购房前消费者应充分考虑好购房的楼盘、房型、楼层等因素,然后再考虑市场趋势。
此外,在他们看来,如果从投资的角度来讲,还是要练就一双“慧眼”,从专业的角度考察好楼盘、区块,毕竟购房不是稳赚不赔的事情。
- 杭州频现地王 专家呼吁理性看待购房需“量体裁衣
- 东部沿海房地产泡沫迎来三十年来最大利空
- 房地产税要来真的了?
- 发改委:下半年商品房销售将保持较高增速 房价基
- 高房价会成为压垮中国经济的那根稻草吗?
- 楼市去库存要打持久战而非加杠杆
- 房地产税改革义无反顾背后的逻辑:尚存三大障碍
- 沪渝房产税试点:探路房地产税制改革
- 广州楼市天量成交背后:大量抢购地王开发商被深套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