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袁炜的被捕,两者之间的界限争论再度成为风口浪尖上的话题。随后,两大漏洞报告平台之一的乌云网昨日开始也陷入停摆危机。尽管乌云网官方口径称“进行升级”,但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乌云网有十几个高管被抓。”然而直至昨天截稿时,这一消息尚未得到官方证实。“正面黑客”究竟是什么人?他们日常所从事都是什么工作?带着对这一行业的神秘猜想,记者昨天联系采访了多名IT世界里的“正面黑客”高手,试图还原他们最真实的生存状态。
“乌云确实出事了”?
乌云被认为是国内最早的漏洞报告平台,成立于2010年,众多“正面黑客”聚集其中,并曝出了此前多个互联网平台信息泄漏事件,如此前的铁道部官网12306用户数据泄露一事,为乌云网赢得了公众不少好感。
记者昨日下午再次登陆发现,打开乌云网页后出现的是升级公告。公告中提到,“为了更好地向大家提供服务,乌云及相关服务将进行升级。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好的姿态回归。”乌云网同时在公告最后指出,“与其听信谣言,不如相信乌云。”不过,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乌云确实出事了,有十几个高管被抓了。”但对于更多细节,该人士拒绝进一步透露。针对对上述种种消息,乌云官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未予置评。
在业内看来,乌云事件应该和此前袁炜被捕一事息息相关。不久前,袁炜向乌云平台提交某婚恋网站的漏洞报告,乌云平台将该漏洞告知并得到了修复。之后该婚恋网站针对用户信息被窃取一事报案,结果被抓的人却是袁炜,今年4月12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已正式批准逮捕袁炜。
此事件后,记者登录互联网安全测试另一大平台漏洞盒子发现,该页面可以正常打开,但旗下“漏洞黑板报”网页则打不开,其官方公告里的“热门漏洞”也变成404页面。漏洞盒子方面昨日向记者表示,所有业务都没有受到任何乌云事件的影响,公司目前准备做一些制度上的改版,也是在正常的计划安排中。
游走于法律边缘
两种黑客之间,实际上仅有一线之隔,都游走在法律的边缘。“不能沾那些事情,一旦沾了的话,就回不了头。”李夏特别强调。
李铁军也指出,“其实很多数据库泄露都是撞库等方式泄露的,这是数据库本身已经暴露的基础上造成的,根本不需要黑客这种技术功底。”
腾讯科恩实验室成员陈良表示,近几年来网络信息泄漏事件频发,加上信息安全从业人员水平的提升,使得“正面黑客”开始被当成正当职业对待,而圈子内“黑客”和“正面黑客”分得比较开。腾讯电脑管家团队成员邓欣表示,公开场合内二者会有技术、研究成果的交流,但也仅限于此,“比如说像QQ盗号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圈子,他们交流不走国内的渠道,他们找一些很偏的通讯软件进行沟通。”邓欣说。
名词解释
●正面黑客:
IT行业内指有能力识别计算机或者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但不做非法用途,而是告知企业修复漏洞,之后再公布细节的人,和黑客仅有一线之隔。被喻为网络世界中的“超级英雄”。
●乌云网:
漏洞报告平台,此前铁道部官网12306用户数据泄漏一事便是由该平台进行公布,提醒用户更改密码,因而赢得用户不少好感。
- 中国财团全盘收购Opera失败 改为收购部分业
- 联想下猛药欲摆脱危机 杨元庆自掏腰包增持公司股
- 雷军价格策略失误害残小米 多元化产品或许不可取
- 三星在华败在推广和传播 现沦为二流品牌
- 贵族的沉疴:爱立信转型困局
- 诺基亚起诉华为专利侵权:或在帮客户T-Mobi
- 华为欲打造智慧城市生态圈 聚合力共筑新型智慧城
- 苹果手机销量预期不佳波及产业链 上游供应商业绩
- 中国电信率先推行全流量计费 将取消长途漫游费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