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回收处理模式不断涌现 助力废旧家电“断舍离”
2016-7-19 17:04:06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一方面是居民家中大量的废旧家电无处可去,另一方面是家电市场销售遇冷,正规拆解企业也无米下锅。前不久由中国家电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中国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及综合利用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废旧家电的初级渠道仍以个人回收为主,但新型回收模式不断涌现。对此,有业内专家指出,在新常态下,消费需求升级已经成为家电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让消费者家中的老旧及废旧产品顺利淘汰或将成为企业打开市场的一条新出路。
新型回收模式不断涌现
据中国家电研究院电气循环技术研究所主任田晖介绍,2015年,个体回收者的回收渠道占比达到了85.86%,说明我国初级回收渠道仍以个体回收者为主。但随着《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的推动,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例如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维修企业、处理企业陆续进入回收行业;同时,多元化的回收模式已经出现,比如绿色消费+绿色回收、互联网+分类回收、两网融合回收、EPR企业资源计划回收等诸多模式正在崭露头角。
随着WEEE(欧洲电子电气设备废置指令)回收处理行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着力创新回收模式,提高回收水平。回收哥、淘绿、爱回收、香蕉皮等“互联网+回收”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渠道快速发展,回收覆盖的城市越来越多,回收的产品从手机等小型产品扩展到主要的家电产品。
2015年7月,格林美在武汉试点推广“互联网+”平台——回收哥其O2O平台中包括有当前社会普及度极高的APP、微信、网站和400电话。消费者若需要出售废旧物品,即可通过APP等方式呼叫附近回收哥上门回收。之后,回收哥陆续在荆门、天津、深圳启动;同时,任何人均可通过认证、培训等正规流程加盟成为一名“回收哥”;所有废品价格公开透明,回收物品将被直接送到正规环保处理企业进行处理。这也是回收人员转变为正规军的新型模式。“互联网+分类回收的模式实现了千家万户与回收渠道的畅通连接,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为再生资源产业链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促进回收行业更加规范。”田晖表示。
同时,“绿色消费+绿色回收”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新回收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北京推动的节能超市中,通过绿色消费带动的绿色回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达到4万台;启迪桑德则在福州等地启动了“两网融合”的示范项目,不仅负责城市的环境卫生工作,而且将承担起上门回收再生资源的便民服务工作,服务对象涉及小区居民、超市、商场、沿街门店等。这些新模式在未来多元化的废弃家电回收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同时推动了回收行业绿色转型升级。
逆向物流促消费需求升级
针对家庭月收入1.5万元以上的人群进行了高端家电消费偏好调查,调查结果显示,51%的消费者购买高端家电是基于更新换代需求。中国家电协会信息咨询部主任胡晓红认为,市场需求动力不足仍会延续,但消费升级将继续成为推动家电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 广东省全面开展分级诊疗工作 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
- 国务院印发投融资改革意见 设立投资基金
- 《家用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效等级10月1日起
- 绍兴印染产业整治 提升“亮剑”行动要求
- 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 陕西环保厅发布《含油污泥处置利用控制限值》标准
- 安徽省组织医疗机构创建“规范药房”
- 医药企业:不执行“两票制”就取消省内销售资格
- 医疗器械监管新篇章:医院也要被飞行检查!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