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凌晨,宜家家居宣布召回在美国和加拿大销售的3560万件抽屉柜,包括马尔姆(Malm)系列、汉尼斯(Hemnes)和库伦,其中今年上半年召回品种达6种。
双重标准?
此前,宜家中国区公关经理许丽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召回范围不包括中国市场,是因为该系列产品符合中国标准,并不存在歧视。而挂在其官网上的通知则声称,这次召回行动是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和公司经过商议,基于当地所采用的ASTM标准第七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无论有没有其他产品标准的条例,都不应该影响这一权利的行使。而第十八条则规定,经营者应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向消费者做出真实说明和明确警示。
刘俊海特别指出,新消法中有专门针对产品召回的法例:“经营者一旦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等措施,采取召回措施的经营者应当承担消费者因商品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费用。”他认为,此项规定是对上述新消法中第七条、第十八条条例的强有力支持和保障。
事实上,宜家中国区这次在回应中提及产品符合新国家标准,却忽略了我国现行的另一条关于儿童家具通用标准的法例,即《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据刘俊海介绍,该法例从2012年开始在我国正式实施,明确规定所有高桌台及高度大于60厘米的柜类产品应提供固定产品于建筑上的连接件,并在使用说明中明示安装、使用方法。
“因此,我国不仅有保护消费者安全保障权的法律制度,也有相关国家标准。企业不应该以我们的制度、标准不健全来说事,更不应该当作摆脱责任的护身符。”他补充道。
亟需重塑形象
自1998年进入中国以来,经过18年的发展,宜家中国区已成为其全球范围内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之一。数据显示,宜家2015财年销售额达105亿元,销售增长超过18%;宜家俱乐部会员增长42%,达1350万人。目前在中国共有18家商场、3家购物中心,从数量上看,中国消费者可以说是宜家最大的消费群体。
然而,近年来,宜家接二连三陷入“质量门”,再加上这次产品召回区别对待的做法,可谓在国内消费者心头蒙上一层阴影。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品牌研究所所长段淳林向记者表示,企业不能因为国内外市场体系、法律制度的成熟程度不同,从而在产品质量方面抱侥幸心理,这将严重损毁企业的商誉和口碑。
段淳林举例道,20世纪80年代初,强生公司的主打产品泰诺胶囊导致病人死亡,虽然后经调查发现,产品是在流通环节中,被人为恶意掺入氰化物,责任并不在强生公司,但他们依然决定召回价值3000万美元的全部产品,并投入大量经费研究如何消除隐患。
相比之下,她认为这次宜家的做法欠妥,品牌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无论各国标准如何不同,出了安全事故就应该采取统一的解决方法。
“不论是在哪个国家销售,只要柜子有设计缺陷和安全隐患,要么应该强制规定(柜子)固定在墙上,要么就是改变它的比例。从更高层面讲,作为一家大型跨国企业,宜家应当承担更高的社会责任和企业伦理。”
刘俊海教授也认为跨国公司这种内外有别、见客下菜的双重标准很难让人信服。“双重标准涉嫌对中国消费者的歧视,希望他们永远不要轻易触动消费者这根敏感的神经。”
- 宜家“杀人柜”召回现双重标准 媒体称其节操掉了
- 宜家拒绝在华召回“杀人柜子”深陷舆论漩涡
- 宜家中国召回7617件安全门 仍未在中国召回“
- 冰箱认证国美首发 品质家电市场前景广阔
- 宜家在华召回部分进口帕特鲁安全门 存在安全隐患
- 宜家被约谈后仍不召回“夺命抽屉柜” 仅愿免费提
- 彩电企业做白电没有一家能进入前三,创维会是例外
- 宜家“夺命抽屉柜”召回仅限美国、加拿大,中国依
- 信中利·海尔家居智能家居基金战略合作成立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