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英国脱欧引发金融震荡,中国对英投资总体风险并不大

金融投资  2016-6-29 9:53:05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揭晓,主张脱离欧盟者占据多数,英国首相卡梅伦宣布辞职。这顿时成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黑天鹅”,引发股市汇市波动,金价上涨,英格兰银行和中国央行等相继表态,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揭晓,主张脱离欧盟者占据多数,英国首相卡梅伦宣布辞职。这顿时成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黑天鹅”,引发股市汇市波动,金价上涨,英格兰银行和中国央行等相继表态,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包括中国在内,全球主要股市及汇市均大幅下跌,多国股指遭遇重挫,英镑、人民币、欧元等货币贬值,唯有避险功能明显的黄金价格出现大幅上涨,表明金融市场恐慌情绪明显。截止发稿,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继续,风险如何释放,有待观察。

  北京时间24日下午两点,英国公投结果出炉,投票民众中52%支持脱离欧盟,48%支持留欧。此次公投的投票率为71.8%,有超过3000万民众投票,这是英国自1992年以来最高的投票记录。若从1973年加入欧共体(欧盟前身)算起,英国已经与欧盟“联姻”43年,卡梅伦表示将尊重此次公投结果,这意味着英国将在两年后正式与欧盟分道扬镳。

  金融市场对于这一结果明显缺乏充分预期,因此在计票过程中,出现了脱欧者逐步领先,股市汇市波动加大,主要股指跌声一片的异常情况。多家权威投资分析机构预计,英国脱欧将令全球资产再配置,脱欧后,短期避险情绪将大幅升温,避险资产将重新获得投资者青睐,将对国债和黄金等形成明显提振;同时风险资产面临抛压。由于脱欧对金融市场和经济将造成冲击,美联储的加息有可能推迟甚至化为泡影。

  就中国而言,虽然多数机构认为,英国脱欧将给人民币带来较大贬值压力,中国外贸、尤其是对欧盟贸易也将遭遇一定冲击,中国对欧盟投资大部分集中在英国,也将在后续投资和欧盟待遇等方面出现一定风险。也有一些机构认为,中国可能由此迎来某种战略机遇。熟悉中国跨境投资的专业人士则提醒,除了看得见的风险和账面损失,中国对英国的投资总体风险不会太大,无须过度担忧。

  英伦飞出金融市场“黑天鹅”

  当日公投结果确定前,在BBC预测英国脱欧后,亚太股市率先大跌。日本日经225指数盘中创下本年新低,收盘时下跌1286点,跌幅7.92%。日经指数期货则在盘中下跌8.1%,触发熔断机制,并因此暂停交易10分钟。韩国综合指数下跌3.09%收于1925点。韩元兑美元收跌2.4%,创2011年10月来新低。澳大利亚标普200也急速下跌逾3%收于5113点。印度孟买指数则下跌2.26%。

  沪指午后开盘也在短时间内直线下挫近50点,盘中最低下探至2807点,后在黄金及题材股的提振下震荡回升,收盘下跌1.3%。同时香港恒生指数和台湾加权指数也分别下跌2.9%和2.3%。

  在公投结果出炉后不久,欧洲股市开盘,英法德三国股市均现大跌。其中英国富时100指数盘中最高重挫逾8%,法国CAC40指数和德国DAX指数盘中更是重挫逾9%。截至发稿时,上述三大指数分别报于6069点、4103点和9602点,跌幅分别为4.71%、8.42%和6.63%。

  其中,金融股遭遇全线重挫,德意志银行在法兰克福交易中跌18%,苏格兰皇家银行跌34%,巴克莱跌30%。多家汽车股跌幅也超10%,大众跌12%,戴姆勒跌11%,宝马跌10%。

  汇率市场方面,英镑和欧元均出现大幅贬值,其中英镑兑日元重挫逾10%,英镑兑美元下跌逾7%,欧元兑美元也下跌逾2%,但欧元兑英镑则上升逾5%。因此,德国副总理加布里尔在推特上置评称,对欧洲来说,“这是糟糕的一天”。

  英国脱欧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目前各大投资分析机构多持负面看法,认为在短期内将给全球经济及金融市场带来动荡,中长期也不利于全球经济与金融一体化。

  经济学人智库6月24日撰文称:英国退欧对于全球性经济造成的冲击是谁都逃不开的。英国退欧将对欧盟(中国的最大出口市场)以及世界的需求与信心产生负面影响。预计在未来的18个月里,英国退欧将给世界造成2000亿美元的损失。这意味着中国本已趋弱的外贸出口很难在不远的将来得到提振。预计英国与欧盟在2019到2020年以前将不会达成任何新的贸易协定。

  中金公司认为,中长期看,该事件对欧盟(尤其是欧元区)的负面冲击可能比英国还大。这里主要是市场对欧盟及欧元区完整性的担忧。在此次公投之前,市场对欧盟及欧元区的完整性几乎没有质疑,英国退出欧盟后,这种质疑可能会一直笼罩在整个欧洲市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有逆转的风险。国泰君安也提醒投资者:荷兰、德国可能会相继选择公投,警惕下一只黑天鹅,短期避险为上。

  此次脱欧可能还将影响英国的信用评级。标准普尔表示,英国退欧将导致英国评级下调,至少下调一个级距。穆迪也称,退出欧盟对英国信用状况构成负面影响。

  全球风险资产面临抛压

  对全球金融市场而言,多家机构预计,英国脱欧将使得全球资产再配置,短期避险资产将重新获得投资者青睐,风险资产面临抛压。

  国金证券大类资产配置策略组认为,英国脱欧将对前期上涨的英国股市、欧股、美股和港股形成较大打击,包括A股在内新兴市场股市也会受到打压。A股的压力主要通过汇率、流动性和情绪上来传导。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也将遭到抛售,但黄金由于其避险属性,或将受到青睐。国泰君安亦表示,避险情绪和之后的宽松预期均利好黄金。民生证券也称:退欧引发全球投资者风险偏好下滑,整体利好美元、黄金、日元等避险资产,利空股票、新兴市场货币、原油等风险资产,由于脱欧短期内两败俱伤,利空英镑、欧元。摩根士丹利预测,英国脱欧公投后,欧洲股市将面临15%-20%的下行幅度。

  汇率市场上,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汇丰、法国兴业银行等在内的多家机构预计英镑未来一段时间将会下滑。摩根士丹利认为,英镑将朝1.25-1.30波动,美元兑日元将跌至90水平;波兰货币兹罗提将成为受创最重的新兴货币。高盛预计,英镑、欧元未来几日将继续下滑,预计六个月后英镑兑美元汇率将比公投前水平下跌10%-11%。

  国金证券大类资产配置首席分析师徐阳认为,英镑、欧元将大幅下挫。由于此前市场普遍预期英国不会脱欧,英镑、欧元在公投前已较大幅度上扬。但“脱欧”这一尾部风险的发生,将令英镑、欧元大幅下挫,并且推升隐含波动率。

  为了应对“脱欧”造成的金融市场动荡,并对冲可能造成的经济下滑等负面影响,多家机构预计,多国可能联手实行货币宽松政策,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对此,中金公司分析称,英国退欧可能令市场联想到欧元区完整性的问题,如果这种担忧影响到了欧元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欧央行可能进一步货币宽松。9月初中国将在杭州作为东道主主持召开G20峰会,如果到时全球仍旧动荡,可能有相应的应对措施。高盛预计,英国央行将在8月份降息25个基点。荷兰国际集团(ING)在公投后也评论称,英国央行将降息25-50个基点。

  各大央行承诺维稳市场

  面对英国脱欧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包括英国央行在内的多国央行或已提前有所防备。今天晚些时候,英格兰银行发表声明称,央行正在密切监控市场动态,央行此前已经和英国财政部、其他政府部门和海外央行做了大量的预案,将确保市场的流动性和弹性,以便继续向英国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英格兰银行还准备了2500亿英镑的额外资金,作为增援支持市场运作。总之,英国央行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维护货币和金融市场稳定。

  远在万里之外的北京,中国人民银行亦紧密关注英国公投情况。北京时间6月24日傍晚,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发表声明称:“我们已注意到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公布后金融市场的反应,并已做好应对预案。我们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维护金融稳定。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进一步加强与有关央行、货币当局以及主要国际金融组织的政策沟通和协调。”

  6月24日早些时候,中国香港特区财长曾俊华表态,港府已预留足够流动资金来应对市场波动。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也表示,日本央行已准备好与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瑞士央行、加拿大央行5家央行动用互换安排,6家央行将尽一切可能提供流动性。

  与此同时,市场预计,美国年内加息概率大幅降低。苏格兰皇家银行分析认为,美联储会希望观察英国退欧的影响,因此“极不可能”在7月份加息,美元可能继续全线走强。

  中金公司也认为,美联储可能推迟加息,其进一步分析称,在全球市场大幅动荡、政治不确定性显著上升的背景下,美联储对加息的态度将更加谨慎,今年加息次数为零的概率上升。国金证券大类资产配置策略组持类似观点,其认为美联储可能年内最多只有一次加息,且需要等到12月。

  对中国经济直接影响有限

  英国脱欧对中国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目前不同投资分析机构存在一定分歧,权威政策部门和决策智囊尚未充分表态,市场对此存在较多关切与观望。

  一部分海外研究机构认为,英国脱欧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有限,不必过度渲染。经济学人智库6月24日公开的一篇分析文章称,这件事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将非常有限,以贸易为例,中英双边贸易只占中国总贸易额的2%,并不是中国对外经济最重要的部分。

  中金公司也认为,中国相对是避风港,但绝对还是会受损。在西方国家政治不确定性大幅上升的背景下,中国相对稳定、确定性相对较高。但由于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经济下行也将拖累中国增长,且中国作为新兴市场之一,也将受到全球风险偏好下降的冲击,从绝对收益看也是受损。

  多家分析机构认为,英国脱欧对中国最为明显的影响,可能来自其对人民币汇率构成的冲击。经济学人智库的分析认为,英国脱欧将令投资者更加青睐避险货币,如美元和日元。2016年中国政府为了防止人民币贬值花费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但英镑贬值将会给新兴市场货币带来下行压力,包括人民币。中国的决策者将再次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或让人民币跟随市场贬值,或使用昂贵的干预措施来支撑人民币的稳定性。

  瑞银分析师NiallMacLeod也在6月24日表示,美元走强将加大人民币贬值压力,人民币可能会加速贬向6.7-6.8;如果不确定性和贬值压力居高不下,中国政府可能会努力谋求人民币的相对稳定;如果人民币因流动性宽松而大幅贬值,可能引发其他市场的焦虑。

  国泰君安的分析报告也认为,英国退欧对中国的负面影响有限,但不利于中国出口、人民币汇率、资本流动和风险情绪;避险情绪和之后的宽松预期均利好黄金。

  多家机构预计,受多重压力叠加影响,短期内中国央行可能会降准。前述瑞银分析师即持有类似观点。澳新银行则明确指出,本周末将会是中国央行降准的好时机。

  在中国可能受到上述冲击之时,也有分析认为,脱欧或将给中国带来某种“意外之喜”,即创造一个特殊的“战略机遇”。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即认为,对于国内资产价格,投资者应该区分短期影响和中长期影响。从短期来看,确实需要风险规避。但从中长期来看,从政治、经济、金融等更全面、更宏观的视角来看,英国脱欧长期利好中国。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也认为,英国退欧对全球市场展开一次压力测试,也反映出市场的脆弱性。对中国而言,杭州G20会议的机会窗口再次打开,中国可顺势主导全球化4.0,并由此可能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

  相对于对于这些偏乐观的看法,一些熟悉中国对外投资趋势的金融界人士更为审慎。最近几年中国对外投资每年以近千亿美元的数量增长,其中主要投资目标区域就是欧盟,其中大部分投资就在英国,包括华为、联想、万科、万达、宏图三胞等中国企业,均在英国有大规模投资,视之为进入欧盟市场的门户,随着英国脱欧,这些中国公司的后续投资面临两难。

  汉德资本主席蔡洪平对记者表示,中国内地资本以及港资在英国投资上百亿美元,由于英镑贬值15%左右,加上未来汇市和股市的下调,中资的账面损失不小。不过,相对于那些投资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性项目,中资企业在英国的投资多是公用设施和房地产等比较稳健的领域,现金流不错,除了明显的损失,总体风险不大。

  亦有不愿具名的跨境投资专家表示,中国的确需要重新评估对英国和欧盟的投资,不是因为这资脱欧公投,而是欧盟社会政治的总体风险以及投资回报,需要全面评估。同时放眼全球,不应当忽略美国某些领域的资产质量,从而进行更好的全球投资配置。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149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政策红利不断,变压器行业乘风而上

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是继城网、农网改造之后,在三峡工程建设中掀起的输变电设备需求高峰,其中HVDC工程增多,7...[详细]

电影“IP+”构建文化娱乐新生态圈

文化娱乐内容持续IP化:纵观2015年,整个泛娱乐领域内最热的主题即是“IP”。IP是英文“Intellect...[详细]

手机游戏市场潜力巨大 游戏体验越来

电脑游戏仍然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已经逐渐停止增长,而手机游戏却刚开始腾飞。2015年移动游戏市场规模超过400亿...[详细]

精准医疗时代,基因测序带来的千亿大产

新一代基因测序可以高效地构建大样本量的基因组数据库,结合个体的基因组数据库,结合个体临床数据进行解读可以实现基...[详细]

科技巨头发力人工智能 将掀起新一轮科

2016年3月,谷歌的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网络戏称“阿尔法狗”)与韩国棋手李世石进行的五轮激烈的较量,...[详细]

山东“非法疫苗事件”后,医药冷链行业

2016年3月,“未经冷藏的数亿元疫苗流入18省”的疫苗案引起举国上下关注。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有9家药品批发...[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