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对于广告是如何做预算规划呢
2016-6-27 9:13:04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那么,亚马逊究竟有哪些核心竞争优势呢?
佛罗里达州一家致力分析零售业巨头营销预算的内容营销机构,对亚马逊的广告预算做了分析,结果表明:搜索广告占据了亚马逊很大一部分预算。在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的这段时间,电商巨头亚马逊花在电商和广告上的费用是800万美元,听起来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相对亚马逊花在印刷纸媒上的5400万美元和花在搜索广告上的13.5亿美元,完全是一笔小数目。
在这些品牌之中,只有苹果——2015年号称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和Etsy(网络商店平台,以手工艺成品买卖为主要特色 ,曾被纽约时报拿来和eBay,亚马逊和“祖母的地下室收藏”比较。)在搜索广告上的花费能与亚马逊比肩。苹果在电视和户外广告上的花费高于亚马逊,但尽管如此,其在搜索广告上的花费占比也已经高达86%。而Etsy更甚,搜索占比高达91%,也就是说,Etsy的广告预算中,有139万美元是用于搜索广告,只有9万美元用于其它类型的数字广告。
然而,比较有趣的一个现象是:这三家公司都将搜索广告视为最优广告渠道,但Etsy却并不像亚马逊和苹果那样在行业内享誉盛名。
如果面对的是亚马逊和苹果这样的巨头公司,在问它们营销费用的去处等问题时,它们能够说的天花乱坠,但如果是Etsy,只需要看看他们的自然搜索增长排名,你就会觉得他们做的真的很棒。
相比之下,Etsy的ROI是最高的,平均1美元的成本,能为其带来1600美元的销售额。另外,和苹果、亚马逊一样,Etsy在搜索引擎营销(SEM)上的排名远高于其他公司,这也就意味着,这将会带来更多的流量红利。所以,通常来讲,在搜索引擎上花费更多的品牌,最终获得的搜索引擎营销排名也就越高。
如今,很多用户都在使用广告拦截,并对展示广告视若无睹。品牌主们若是想要在搜索上下大功夫,不论最终目的是做SEO还是其他,首先都需要思考的是,什么样的内容更适合放在网上并能吸引住受众的眼球,从而促成SEO的建设,尤其要想清楚的是,受众到底想要什么。
Williams-Sonoma 和 The Home Depot在近期的研究表明,数字化为销售额带来的贡献比例高达51%,同时也占据了营销预算的57%,而这其中,又有1/4用于搜索营销。
其他零售巨头们又是如何做预算规划呢?
百思买将大部分的预算用于电视和数字化媒体,并且更倾向于网络渠道和基于搜索等的展示广告。
好市多恰恰相反,似乎在有意躲避电视广告,它将57%的广告预算用于展示广告,其余的则用于报纸和杂志广告。
梅西百货则是另一个重度倾向印刷广告的例子,它将1600万美元用于展示广告,3200万美元用于搜索广告,这听起来似乎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但事实上,只是九牛一毛。梅西百货花在电视广告的费用是这两种广告花费之和的5.5倍,而花在印刷广告上的费用则达到这二者之和的8倍。对业界公认并拥有固定客户的梅西百货而言,如果想从亚马逊的在线销售额中分一杯羹,那将其广告花费分配给其它渠道就势在必行。也就是说,梅西百货若是想走的更远,那就必须改变其现有的广告预算分配结构。
诺德斯特龙(美国高档连锁百货商店)的在广告花费上则是预先分配给印刷广告——2700万美元用于杂志,600万美元用于搜索,400万美元用于展示,500万美元用于电视,200万美元用于户外,但诺德斯特龙的广告预算策略似乎又与梅西百货有所不同。梅西百货将更多的钱花在报纸上,而德斯特龙则是用于杂志,而这主要取决于公司性质和受众定位。
Netflix(在线影片租赁提供商),尽管作为数字营销领域的先锋,但在数字广告上的花费却远不如所想,它在展示广告和在线视频广告上的花费分别为100万美元,在电视广告上的花费为1700万美元。
塔吉特的营销预算看起来似乎更均衡一些。46%用于电视广告,22%用于印刷广告,28%用于数字广告。而数字广告中大部分又用于搜索广告,2300万美元用于在线视频广告。
结语:
亚马逊有自己的广告平台,并与 Google 在广告领域展开竞争。但事实上,亚马逊是 Google 的潜在新兴对手的同时,也是其最大的搜索广告买家。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相爱相杀。
- 公众号怎样原创内容?
- 怎样让“长视频”广告在消费者心里“长大”?
- 体育市场除了抢夺IP、赞助,还能怎么折腾?
- 你为什么留不住粉丝?真相
- 内容营销VS社会化媒体营销:到底有什么区别?
- 百度“商业推广”标识是否只为掩人耳目
- 从线下到线上,这个案例或许能给你启发
- 网站运营怎么寻找“用户种子”
- 一个苦逼SEO工作者的自白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