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线上渠道已从高速增长步入平缓期,各大厂商不断加码线下渠道的大背景下,一加手机逆势而行,放弃线下渠道专注线上,能否在红海一片的市场上,完成年初定下的目标,值得期待。
放弃线下一加逆袭成618电商黑马
当华为、小米、魅族等手机厂商不断向线下市场扩展时,一加却逆势而行。近日,一加科技在发布全新手机一加3时,一加创始人刘作虎对媒体表示,一加手机今后在国内市场销售渠道上将完全聚焦线上,放弃线下。
一加手机诞生之初,也曾不断加码线下渠道,首家线下体验店于2014年12月初试营业,但不到一年时间,除京沪之外的实体门店,其他45家线下体验店全部夭折。
而在业界还未消化一加放弃线下渠道消息的时候,又一个关于一加的消息让业界再次惊掉下巴。6月19日,京东618数据公布,一加销售额成国产手机黑马。京东手机销售额TOP10榜单,除苹果、华为、三星、OPPO这些大户之外,一加手机3排名挤入前十。在品牌销售额增幅排名TOP3榜单中,OPPO凭借583%增幅位列第一,一加以375%成绩屈居第二,vivo则位居第三。销售增幅榜单中,除一加外,OPPO和vivo都是线下渠道的佼佼者。
继续价格战or逃避线下竞争
对于一加放弃线下渠道,各方猜测莫衷一是。有观点指出,一加关闭线下实体店是优化供应渠道并消减生产成本之举;也有人认为,一加放弃线下是为了集中兵力在线上大打价格战做准备。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营销专家委员洪仕斌则认为,一加放弃线下策略其实谈不上错与对,只是选择了更适合当下一加发展的道路。
高昂的成本以及日益激烈的竞争迫使的一加放弃线下渠道。一加曾经增加的45家线下店,兼具体验、销售和维修,多在商贸中心,成本不菲。一加手机产品在线上销售,本身利润并不高。线下渠道成本更高,渠道商往往需要额外加价,使一加手机难以做到线上线下同价,对一加品牌形象也造成伤害。一加科技创始人、CEO刘作虎表示,售价2499元的一加3,若走线下市场,算上渠道费、推广费,产品售价要超过3000元以上。
此外,当一加线下实体店的存在无法转化成销量的时候,过大的成本投入加重了企业负担。特别是去年一加2尤其氢OS的失利,增长遇到麻烦,线下成本缩减或能暂时解决会计问题。
当然,专注线上市场能够让一加手机更具性价比,却同样有其弊端。当前,一二线城市手机市场趋于饱和,三四线城市却呈现增长态势。一加放弃线下无异是放弃对网络使用并不成熟的三四线城市市常
一加突围路径:互联网+海外市场
对于一加放弃线下的举动,业内人士认为,一加的问题不只是关闭线下销售渠道那么简单。即使专攻线上市场,一加想从众多手机厂商中脱颖而出,也面临重重阻碍。未来,一加手机还需从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加手机机型、集中优势资源扩展销售渠道等方面努力。
首先,需丰富产品线,缩短新品周期。当前,国内手机市嘲月月有旗舰、周周有新品”。截至目前,一加却只推出三款手机,一加2离一加1跨越了462天。期间,华为、联想和魅族几乎保持半年到每月一更频率。虽然,搞机海战术已不适用当前手机市场,但一加手机未能在市场上引来爆点与其产品过于单一且新品出品时间过长不无关系。
其次,提升品牌知名度,补齐产品创新短板,提速市场抢占步伐。2014年的一加一代手机只有150万销量,2015年一加一代二代手机销量也不足300万台。这与华为、OPPO、vivo、小米等动辄上千万甚至几千万的出货量比相距甚远。创新性与个性化不足是国内中小手机厂商普遍存在问题,一加二代的氢OS的不成熟引发用户对OnePlus2的吐槽。
最后,互联网+海外市瞅是一加手机突围路径。作为起步晚根底浅的中小手机厂商,应该集中企业资源,全力布局线上渠道的同时,加大开拓国际市场力度。一加和网易展开合作游戏旗舰手机走差异化道路是个不错的尝试。一加一代手机150万销量超过六成市场份额自于海外。一加三代推出后在海外市趁评如潮,获得“五星满分好评”、“近乎完美的Android手机”好评。以目前趋势看,把钱投放到国际市场的开发似乎更符合公司的利益。
2016年一加手机的出货量目标是十倍于前两年,产能上百万现货准备,系统、硬件和服务三方面短板补齐。在618年电商年中大考中,一加表现突出,今年一加能否完成销量目标,仍需拭目以待。
- 各国700M频谱利用加快 广电与运营商抢数字红
- 中国电信西北区应急通信保障技能竞赛在银川举行
- 工信部:我国4G用户达到5.3亿 超欧美总和
- 三个月内北京12000辆公交车将完成WiFi安
- 神州信息“新一代分布式银行核心系统”正式上市
- “电联”4G低频组网获批 频谱重耕提速农村市场
- 新疆电信全面推动酒店定制化服务
- 全网通卡槽抢占战愈演愈烈
- 商用在即虚拟运营商抢攻物联网 云网与用户成强势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