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西方某些国家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一样,A股被拒MCSI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6月15日凌晨5点,明晟公司(MSCI)宣布将延迟把包括中国A股在内的诸多市场纳入其新兴市场指数。
小平同志说过,我们关键是要把自己的事做好。中国资本市场建设的任务是服务经济的渐进式改革,今后的重点是服务供给侧改革。创业板和新三板的市场化程度非常高,MSCI却把目光盯住了A50为主体的那些问题,自然会有认知偏差。
早在6月10日媒体的访问中,我就明确表示,A股加入MCSI是很困难的。6月13日上午会晤日本冈三集团関根淳董事一行时,我明确表示,不要对A股加入MSCI留有太多期待,决定股价的关键是业绩预期和经济走势,而非是否纳入某一个指数。
对于A股投资来说,我们要坚定供给侧改革的信念,主动抛弃产能过剩行业(不要炒重组),积极支持那些“使供给能力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的品牌消费品、科技消费品、科技与专业服务、生物医药等。在未来两年的弱市震荡中,积极布局供给侧改革下的新行业机会。
A股市场在四个方面与MSCI的理念不合:
(1)大多数国际指数跟踪的是A50或上证综指。以一汽违约事件为代表,告诉我们A股仍然是一个缺乏明确法律预期的国企市场。如果国际指数跟踪的是创业板指数,这个问题就没那么严重了。
(2)A股的交易制度与市场接轨仍需努力。涨跌停板制度、停牌规则、不同金融产品的过度交易管制、过于严格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都让投资人面临不可预期的基于政策的流动性风险。
(3)市场监管尚未成熟。肆无忌惮的跨界并购重组、脱离金融原则的金融创新以及出事之后的一刀切式管制,表明A股没有清晰的法律监管体系。这形成了新的不确定风险。A股的行业分析师以讲故事和短期预测为主要工作,缺乏对市场、行业和公司长期经营能力的深度研究,让国际投资人难以了解中国市场和上市公司。
(4)中国企业的会计准则、法律等与国际并未接轨。大多数上市企业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形式化,监事会只是个摆设,这造成了更为深层次的投资风险。
MSCI的官方表述比较委婉,没有说出问题的关键。在肯定了中国A股市场进步的同时,也指出了A股纳入MSCI指数还存在一些问题:
(1)QFII额度分配和资本流动限制的相关制度进展以及交易所停牌新规的执行效果仍需要一段时间去观察。
(2)QFII每月资本赎回不超过上一年度净资产值20%的额度限制尚存。包括共同基金在内的,有法定义务满足客户赎回的这一类型投资者仍视此项限制为投资A股的重要阻碍,认为这个问题必须得到圆满的解决方案。
(3)中国交易所对涉及A股的金融产品进行预先审批的限制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MSCI称,基于上述问题,将继续保留中国A股在2017年纳入新兴市场的审核名单上。假若中国A股市场准入状况在2017年6月之前出现显着的积极进展,MSCI不排除在年度市场分类评审的例行周期之外提前公布纳入A股的可能性。
从MSCI的官方表述可以看得出,MSCI并未指出A股的真正症结,但如果要达到MCSI所要求的这些表面现象,则不得不从根本上解决我们提出的四个问题。这或许是MCSI的一种政治智慧。
- 老艾侃股:MSCI将刺激管理层加速推出深港通
- 交行董事长牛锡明:不良率尚未见底 要管理好逾期
- 王家春:楼市债市股市三大泡沫体系或即将迎来大风
- 高善文:通货膨胀水平仍然将继续下行
- 董登新:A股入摩的最大短板是市场化程度低
- 邱国鹭:在5178点一周年之际的几点思考
- 杨志勇:对于金融监管体制选择要考虑哪些因素?
- 廖城:股民们该向这个00后孩子学点啥?
- 杜坤维:参与次新股的炒作注定亏损!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