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越吹越大,贾跃亭的肺活量不够用了怎么办?
2016-6-2 15:16:26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2016年3月18日披露的乐视网2015财报显示,去年,乐视网的营业收入为130.02亿元,归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5.73亿元。而在乐视网合并利润表中,2015年乐视网净利润只有2.17亿元左右。
这多出来的3.56亿的利润,哪里来的呢?
据IT时代网了解,由于净利润等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加上少数股东损益,而重要的非全资子公司中归于少数股东损益亏损的主要有5家,其中包括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下称“致新”)、乐视网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乐视云计算、乐视电子商务(北京)有限公司和乐视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损益分别约为-3.028亿、-51万、-4011万、-165万和-1084万元(合计刚好3.56亿)。
高级研究员薛胜文表示,这些巨亏的少数股东实际背后控制人均为乐视网董事长贾跃亭或者是与乐视网有关联的公司。
因此,有观点认为,贾跃亭是利用了会计准则里并表的规定,通过把损失转嫁到乐视致新等非全资子公司里,从而使控股公司股东的盈利看上去好看很多,让上市公司做出一份靓丽的成绩单,方便通过资本杠杆撬动产业链扩张。
5月6日,乐视网收购乐视影业全部股权,因为高估值、高利润承诺引起质疑,收到了深交所的重组问询函。乐视网发布公告称拟向乐视影业股东以每股41.37元人民币发行1.65亿股,并支付现金29.79亿元人民币,共计作价98亿元人民币,购入乐视影业全部股权。
明星股东低价入股也引起了监管机构的注意。乐视影业的股东名单中,涉及到张艺谋、孙红雷、孙俪、黄晓明、李小璐、郭敬明等在内19位明星股东。利用明星效应带动股市投资热情,股价暴涨,明星们赚的盆满钵满。
而根据资料,乐视影业承诺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利润分别不低于5.2亿元、7.3亿元、10.4亿元,业绩承诺金额均远高于报告期水平,但尚属合理范围内。
同样的资本动作发生在仅仅10天后的三里屯商业地产项目。5月16日,上市房企世茂股份发布公告称,将旗下两家商业地产开发管理公司100%的股权以近30亿的价格转让给乐视控股,并将与乐视展开多元合作。
而这里所谓的合作,意味着乐视把世茂广场?工三项目变成乐视超级商场后,世茂股份可花7亿元投资乐视超级商场,贾跃亭再把乐视超级商场注入高市盈率的乐视网中。世茂股份将获得的对价增值率有望高达1000%。
对比此前乐视网收购乐视影业的交易后,张艺谋的持股市值达到1.4亿元,两年的时间内增值率高达6754.58%。
在疯狂扩张生态链的同时,乐视网在贾跃亭的领导下不断重复这资本圈钱行为:
贾跃亭召开发布会宣布新业务,引领土豪们以及各路明星等前来投资,实现融资额度,将项目注入高市盈率的乐视网,发定增股权,煽动散户投资热情,股价高涨,土豪们获得高的对价增值率,皆大欢喜。
时机成熟,贾跃亭再通过减持股票,质押股权在资本市场圈钱,用圈来的资本接着发布新业务,扩大生态圈。而这一切是建立在贾跃亭经过特殊会计处理的漂亮的乐视成绩单基础上的。
资本市场在一如既往、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乐视生态圈在一层层地递加,吹气球般地渐渐膨胀。而位于其核心部分的盈利,却明显跟不上气球膨胀的速度。
2015财报中所披露的2.17亿的净利润是如何实现的呢?要理解这个问题,必须要了解乐视网的秘籍:版权、会员和会计准则运用。
版权长久以来一直是构成乐视主要盈利来源。乐视还未上市的那几年,所有视频网站都只关注PV和广告收入,不注重内容投入的时候,乐视网就开始以白菜价大量收购版权内容,这笔投入对乐视的后来上市以及长期保持盈利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近年来版权分销对净利润的贡献越来越弱,但就在2015年版权分销收入仍然相当于净利润的357%,没有版权收入就没有净利润。
在硬件销售方面,最近三年,乐视致新(乐视致新负责包括超级电视、智能手机在内的硬件、系统软件、Letv UI系统的研发与销售)净亏损分别为4700万、3.86亿和7.31亿。智能电视不靠硬件赚钱,乐视网几乎是唯一的买家。
乐视拿走94%以上的产品,却只分担58.55%股权的亏损,实质上是让乐视致新的少数股东分担了四成多的亏损。除此之外,乐视从硬件销售价格中拆出一部分做为服务费。这样一来,乐视终端业务收入远小于终端业务成本,但加上付费业务收入后则略有盈余。
而在版权成本摊销处理上,乐视采用了netflix的“长尾价值”的做法,没有采用优酷土豆的加速摊销方式,这也是乐视能够实现净利润的一个窍门所在。
到目前为止乐视所布局的生态圈中,除了上述版权、广告和服务等能实现盈利的项目,其他新加入生态成员如影业、体育、手机、电视、乐视汽车等均未盈利。而随着乐视在资本市场不断地减持套现,气球越吹越大,非盈利项目越来越多,上述这几项盈利恐怕不可能无限制地支撑起这个庞大体量的乐视网。
而新加入的成员如影业、汽车等与同行业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优势特征,未来能否盈利还很难说。正如行业人士预言,着眼于长远,这种运作模式是有天花板的,正反馈也不会无休止地持续下去。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这样的商业模式有利之处在于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吸引到大量的用户,弊端则在于“硬件免费”或会使公司亏损继续扩大。此外,如果内容上没有特色,很难吸引用户长期缴纳会员费用。
也有人说乐视是A股中唯一一家依靠讲故事市值过1000亿的企业。股价更是水涨船高,截至目前,市盈率达到近240倍。今年,在乐视的内部信中贾跃亭又提出,乐视今年总收入要超200亿元,生态估值突破3000亿元。
在资本市场的屡屡得手,或许让贾跃亭自信心日渐膨胀,以至于看不清现实真相。相关行业人士表示,乐视应更专注于一两个自身擅长的领域,至少在行业做到前一二名,再考虑拓展业务领域,“现在的‘广撒网,多捞鱼’方式,使其不断进入自己并不熟悉的新业务领域,‘生态圈’也越建越大,肯定有一定的隐患存在。”
- 起底VC3.0之明势资本:百倍投资回报背后的方
- 揭秘北京众创空间:全市均价约1680元
- 硅谷和八卦博客的战争:又一名亿万富豪加入
- 当前国内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不能低估
- 理性看待央视揭秘手游业内幕 今年已经大不同
- 假如没有微信大号 三四线城市互联网会不会死?
- 未来,人类食物供应或将掌握在人工智能手中
- 面临内外部双重夹击,该怎样看待现在的联想
- 华为三星专利案:诉讼手段,除了和解没有别的选择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