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越危机时,为什么房价反而越亢奋?
2016-5-30 17:10:5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此前,任志强还把此现象形象地比喻为“夜壶论”。
经济危机时,正是房价上涨时
近期在环京置业团购社群内,一些人向壹书生提出了一个纠结已久的问题:经济这么差,楼市能好吗?
常规逻辑上说,看起来挺合乎逻辑的,但中国的楼市历史却给出了恰恰相反的回应:
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进而引发全球经济危机,中国也难以幸免。
在此背景下,注定载入史册的四万亿出台。导致从2009年5月开始,中国房价进入史上最疯狂的上涨期之一。
2014年中国经济陷入结构性调整的阵痛期,随即的2015年中国房价进一轮新一轮上涨期,在2016年开春经济进一步探底之际,一二线城市房价迎来了史上最疯狂的上涨期之一,且目前还在进行中。
实际上再往前看,同样如此:
1989年下半年-1992年,中国经济陷入新一轮危机,1993年以海南为代表的中国城市掀起了一轮房价的局部疯狂上涨期。
1997年下半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中国身陷其中,然后的2001年开始,新一轮的全国房价上涨期不期而至。
为什么经济越危机,房价越亢奋?
对于这个问题,最概括性的答案就是“中国特色”,具体原因如下:
1、从增长方式的角度,中国是重投资型发展模式,房地产是重投资产业的代表
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并非主要由消费拉动,而是由投资拉动。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一直占据近20%的比重左右。
因此就出现了一个现象:经济越危机时,政府越需要促进投资,其中房地产是投资型的代表,自然成为急先锋。比如今年一季度的GDP回暖,业内已达共识,主要功劳便是房地产。
此外,中国的投资,包括“铁公基”等,一般由政府或国企作为投资主体或间接主体。这些投资主体在投资时,从银行处拿到所需投资资金的抵押品主要便是土地。因此在经济越危机,政府越需要加大投资时,越需要土地价格的稳定与上升,从而以上升的土地作为抵押,以从银行处拿到更多投资所需的资金。一旦楼市下跌,地价必须跟随,那么作为抵押品的土地便更不值钱,因此政府便更不容易启动投资。
因此,在经济危机时,不管是作为投资急先锋的房地产还是作为抵押品的土地,都需要一个上涨的楼市来支撑。
相反,当经济转好时,为了给过热的经济降温,政府便会有意的打压楼市,从而楼市反而更企稳。这就是任志强所言的“夜壶”:经济不好时,政府把房地产这把夜壶拿出来用用。经济企稳时,暂时把房地产这把“夜壶”放到床底下去隐藏下。
2、从土地财政依赖的角度,经济越危机,政府越依赖房地产补血
众所周知,中国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已到极高的程度,类似于鸦片上瘾。一方面,土地财政已达到不少政府50%的财政收入。楼市“感个冒”,首先受不了的不是房企,而是政府,因为税收下降了,可能连公务员工资都发不出去了。另一方面,当经济不好时,实体经济的税收更少,这时政府财政更需要房地产的反哺。
3、从经济与货币的关系角度,越危机越需货币宽松化刺激,房价越涨
在中国经济转型未成功之前,中国的经济模式都是粗放式的货币推动:经济一危机,便通过加印钞票刺激经济。货币一超发,房价自然上涨。2009年如此,2016年初也如此。
4、从资金出口的角度,实体经济不行,资金越只能躲进房地产避险
资金是需要出口的。在实体经济越疲软,货币超发越严重的时候,资金更需要避险池,而在中国,似乎只有房地产才能作为避险池,不管是吸金容量还是避险能力,皆如此。因此经济越疲软时,越有更多资金涌入房地产,从而增加需求,改变供求关系。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越危机时,房价越亢奋。壹书生认为,这种吸毒式经济发展模式,只有待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真正转型成创新拉动时才会停止,否则中国经济只能继续被裹着持续吸毒,越吸越猛。
想获取更多理财技能,可以到微信号:融360财秘(rong360licai)回复【7天】获取【7天升级理财达人】。
- 原始股投资陷阱:自建交易平台 年化收益率80%
- 你的财商真的很高吗,或许还不如一个小孩子!
- 2500多只私募基金清盘名单遭曝光,还有150
- 关于加班与加班工资 弄清这9个问题你就不会吃亏
- 当天财富公告称将重启经营 转推保险私募股权产品
- 壹文财富连发公告:冻结的只是羊毛客资金
- 京津冀非法集资黑名单将共享
- 你真的会存钱吗? 五大技巧“榨干”银行利息
- 80亿规模上恒资产被曝提现困难 传董事长已主动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