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指出,要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技能支撑和人才贡献。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与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现代产业体系和社会就业相适应、互相衔接、协调发展、开放兼容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创建职业教育名校 中小学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意见》指出,2016年起,市、区市政府设立职业教育发展基金。2017年,全市12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下同)将调整到10所,全面完成威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整合新建工作,加快学校特色化发展步伐。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办学规模将大体相当。到2020年,威海市将力争建成2所山东省示范性或优质特色中等职业学校,4所省级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创建1所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和一定国际技能人才培养能力的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
职业生涯教育需要从小开始培养,这样,小时候“要当发明家、工程师”的梦想才更容易实现。下一步,威海市将在普通中小学探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组织初中学生到中职学校参加职业技能体验活动;在初四年级每学年开设10课时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指导课程,举办职业认知相关讲座和课外实践活动;在普通高中学校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能力的培养,引领学生自主规划、主动发展。
高职院校对接地方产业发展 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区举办培训班
职业院校如何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是必由之路。《意见》指出,要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重点,支持高职院校对接地方产业发展。围绕“一带一路”、中韩自贸区、半岛蓝色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加大对专业设置的统筹调整力度,引导职业院校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推进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食品加工、运输设备、旅游服务、电商物流、健康养老等相关专业的发展。到2020年,建设10个省级品牌专业(群),25个市级品牌专业,基本形成规模适宜、对接重点产业密切、专业调整灵活、错位发展与特色发展并行的新格局。
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威海市还将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吸纳有实践经验的创业者、职业经理人和其他专业人员加入师资队伍,培养一批优秀创业培训师、创业咨询师。与此同时,加快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器建设,为在校学生提供创业服务。
想学一项新技能?下一步,威海市将着力加强对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失业人员、中小微企业员工等群体的培训,支持有条件的区市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鼓励职业院校积极参与职业培训市场竞争,在职业院校建设一批市级职业培训示范基地,支持每所职业院校开设10门以上社区教育课程,面向社区举办各种形式的短期职业培训班或开设文化生活类课程。
中职招生也将有专门平台 初中学历农民工等报考中职中专免试入学
为扩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自主权,自2016年起,威海市对中等职业学校只下达招生计划总量,由学校根据市场需求、教学设备、实训设备和专业师资等情况,在招生计划总量内,自行调节各专业招生人数。
常被社会所诟病的职业学校不规范的招生秩序也将得以规范。下一步,威海市将加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平台建设,将符合设置标准的各类中职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完全纳入平台,形成网上报名、网报志愿、网上阅卷、网上查分、网上录取及去向查询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增强规范性。
初中往届生(含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退伍军人、企业职工等)报考威海市各类中职学校中专层次的,实行免试入学,享受在校生同等待遇。招生人数纳入学校年度招生计划总量,在学校招生计划剩余的前提下,由各招生学校负责资格审查,合格后通过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平台办理注册手续。
民办职业院校享受政策优惠 不合格的学校和专业将“出局”
《意见》中指出,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开展社会力量参与公办职业院校改革,建立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试点。到2020年,在公办职业院校初步建成2~3处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学院。
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也将得到一定的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享受与公办职业院校同等税收政策,并在购买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收费减免、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享受与公办院校同等待遇。民办学校教师在职称评聘、进修培训、评先树优、课题申请、国际交流等方面与公办学校教师享受同等待遇。民办学校教师被聘为公办学校在编教师,其在民办学校期间的教龄连续计算。
虽然门槛降低了,但对民办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要求反而更加严格。下一步,威海市将通过民办职业学校年检、学校分级认定和专业分级认定等工作,加强对民办职业院校的管理,对评估不合格的学校或专业,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依然不合格,取消招生资格。对办学规模小、专业建设水平低的民办职业学校,引导其实行兼并重组或改为培训机构。
扩大“三二连读”规模
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师资共享
很多家长担心,读完职业院校后,孩子便结束了学业,连大专学历都拿不到。下一步,威海市将完善中职与高职、高职与本科、中职与本科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扩大“三二连读”联合培养规模。到2018年,威海市每所省级规范化以上中职学校要有4~5个专业与市内外高职院校联合,开展基于专业接续、课程衔接、学分互认的“三二连读”联合培养模式。
争取省教育厅等部门支持,扩大威海市中职学校3年中等职业教育(含师范教育)与4年本科教育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范围,逐年增加专业类别和招生数额,逐年扩大3年高等职业教育与2年本科教育的专业覆盖面。到2020年,争取“3+4”和“3+2”招生专业分别达到5个和8个以上。
春季高考中,将尝试职普师资共享,普通高中委托职业院校为参加春季高考的普通高中学生开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等,职业院校聘请普通高中教师兼任文化基础课教师。探索在中职学校建立综合高中,分类注册学籍。
另外,《意见》还指出,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以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优质职业教育机构为合作重点,吸引一批国外职业院校和专业培训机构来威合作办学。实施学生海外学习交流计划,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到国外交流、实习,探索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鼓励职业院校参与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考评,培养国际通用人才,等等。(威海晚报记者颜燕军通讯员陈晓旸)
- 山东威海出台《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
- 权威人士再谈经济 供给侧改革如何推?
- 今年4月广电发布全国国产电视动画片制作备案公示
- 《绿色商场》9月正式实施 做有责任感的企业国美
- 南京家长不看标牌 新规安全类别A类最好
- 国务院日前发布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14条意见
- 盐业体制改革打破垄断与市场接轨 盐业龙头率先受
- 瞄准去库存降成本 多省出台地方版供给侧改革方案
- 国务院发布新政策 大力支持外贸企业融资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