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先入为主,只看到“儿童收费标准要高于成人”
《意见》出台后,受到了一些人的“拍砖”,有人认为这是“涨”字当头,加重了民众负担。其实,这是不理性的看法。
首先,“儿童收费标准要高于成人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的前提是为“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同时可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而且今后相应的报销比例和目录也要调整。这意味着,纵然“涨”字当头,也会有政府兜底,民众负担不会明显增加。
其次,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服务定价要考虑两个因素——成本和市场的稀缺程度。目前我国儿科发展缺人才、缺专业、缺床位,调整儿科医疗服务价格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儿科人才。
最后,儿童临床治疗比较难,比如会出现儿童不配合的情况,如果孩子哭闹,就需要几个护士合作,这样会提高人力成本,提高儿童收费标准也是情理之中。
因此,对“儿童收费标准要高于成人”,别先入为主地大喊“不好”。
如何让儿科医生的工作更“容易”?
我国儿科医生奇缺,儿科医生比例仅为美国的1/8,几乎5000个孩子才对应一个儿科大夫。为缓解这种状况,今年有8所医科大学恢复了儿科学本科专业的招生。
客观地讲,儿科医生缺口大只是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儿科这口饭并不好吃”。儿科医生经常面对的是不会表达、容易情绪化的小孩儿,而且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儿科医生的要求也会更高。这些要求往往不仅局限于医术,甚至还包括脾气修养等方面,所以儿科医生的压力和风险都很大。此外,儿科医患矛盾也比较多,相比其他科室,活儿难干、收入少,自然儿科医生数量不会太多。
儿科“难”干,学制长、投入高、收入低、纠纷多、工作量大,都是儿科医生今天要面临的问题。想填上儿科医生的缺口,恐怕只靠恢复本科招生还远远不够,如何让儿科医生的工作更“容易”才是关键。
不能简单通过提高价格来缓解医疗资源短缺
正如有关专家建议的,国家可以根据床位数或儿科医生数给予定向补助,提高儿科医生待遇,从而稳住现有儿科医生。而提高儿科医疗服务价格并非是必然的选项。
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服务价格提高,确实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供应短缺。但是,如果是一般性的商品或服务,消费者可以选择不消费,而人生病了尤其是罹患大病时却一定希望得到治疗。正因如此,医疗卫生行业不能简单通过提高价格来缓解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政府还应当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保障民众的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 美年健康拟26.97亿收购慈铭体检72.22%
- 安格斯·迪顿论道大健康产业 鼓励创客完善医疗
- 蚂蚁花呗首次涉足医疗行业 已与150家医院达成
- 卫计委:实行药品挂网采购 确保一个月内从验收到
- 七部门:按谈判价格直接网上进行药品采购 抵制贿
- 六部委:2020年每千名儿童执业医师数0.69
- 我国未批准注册过“改善男性性功能”的保健食品
- 北京:举报食药违法最高可获30万元奖励
- 评论:重庆疫苗事件,用耐心回应纾解焦虑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