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怡康最新公布的“五一”期间各大彩电企业的平均利润数据来看,2016年“五一”前后国内彩电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6%到18%。换句话说,尽管各大彩电厂商和零售商在“五一”前就采取了多种促销方式以作“暖场”,但从实际的结果来看,“五一”的销售量并不如预期表现得那般美好。
虽然彩电市场销售没有达到预期,但是与以往相比今年的“五一”市场却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值得关注。与往年不同的是,尽管“五一”销售惨淡,但是在“五一”前夕,厂商已经开始发力市场,将促销活动提前。
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五一”当周(4月25日~5月1日)彩电市场零售量规模为121万台,同比下降27%,零售额规模达42亿元,同比下降39%。在奥维云网(AVC)黑电事业部总经理董敏看来,“五一”当周彩电市场规模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4月促销热点多,比如乐视414、国美415、苏宁天猫418的大规模促销,提前截留了消费者对传统家电的购买需求。
一方面是电商造节戏码加大,抢夺了部分线下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是互联网品牌加速入侵,持续拉低彩电销售价格。面对经营惨淡的“五一”销售市场,给原本就低迷的彩电市场又泼了一盆冷水。
对此,IHSDisplaySearch中国区研究总监张兵给出了自己的解读:“不论是传统彩电企业,还是互联网厂商,其根本还是在做电视。”在张兵看来,彩电企业的经营战略无外乎是选择做硬件,还是做服务。以前彩电厂商做电视产品,更着力于供应链的发展,力图在硬件技术和生产规模上有所突破;现如今,在互联网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纷纷开始转型将硬件与服务相结合,在发展硬件技术的同时,将内容服务结合进来。
“对于企业来说,不论是大幅降价还是所谓的‘硬件免费送’都是为了吸引消费者、扩大市场份额的一种方式,而发展到最后,还是要回归行业本质,通过技术创新来树立品牌价值。”张兵分析道。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厂商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从陈旧的“比低价”转换到“比高价”、“比高端”、“比技术”以及“比品牌”的思路。虽然“五一”黄金周已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长假,但从往年经验来看,“五一”是各大电商的一次“年中考试”,谁能够在“五一”抢夺到眼球,谁就有可能获得消费者的关注。而在这场大考中,给彩电厂商的命题就是如何提高体验和服务,也就是说,在“后价格战时代”,谁能够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并将价格促销有机地结合起来,谁就更能在未来的市场中占得先机。
- 韩加湿器致死事件受害者提起诉讼 索赔112亿韩
- 3款电子坐便器存严重安全隐患 现代马桶盖倒数第
- 彩电业开年就是良好 如何持续盈利是关键
- 国产品牌成彩电中高端市场新引擎
- 中央空调市场萎缩近7% 家用机成行业救命稻草
- 国产彩电力捧体育赛事 瞄准足球热带来的商机
- 格力空调串货乱象:山东临沂存规模庞大串货基地
- 从连续14年家电纳税第一看格力社会责任
- 八成家用智能摄头存泄密风险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