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思哲工业业务团队调查了负责中国市场运营的100名跨国公司高管,其中90%以上受访者所在公司的总部位于美国、欧洲或中国以外的亚洲地区。近30%的受访者指出,他们所在公司的中国市场负责人直接向全球领导层(CEO或某个业务部门的全球负责人)汇报工作。4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所在公司的中国市场负责人是全球执行委员会的一员或担任同等职务。
海德思哲工业行业合伙人Seth Peterson指出:“如何实现地区与全球总部之间汇报关系的结构化一直是行业热点话题,而一些公司也已经在曲折的尝试中不断前行。”但是大多数企业仍然维持着固有的汇报结构。
调查中仍然有50%的中国市场负责人向亚洲/亚太区负责人汇报工作;在参与调查的中国领导层中,还有26%同时负责公司亚洲/亚太区的业务运营。近半受访者表示,为了避免中国区业务领导者分散注意力,他们所在的跨国公司并未授予中国市场负责人掌管亚洲/亚太区业务运营的权力。
虽然企业领导者已经意识到中国市场运营团队与全球总部之间缺乏沟通最常见的原因在于成本以及组织效率的不足,但他们却并不打算将直接汇报关系结构化。约44%的受访者表示其工作汇报结构从公司进军中国市场伊始就未改变过;69%的受访者认为,工作汇报结构在未来两到三年内不大可能发生变化。17%的受访者预计公司的汇报关系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发生变化;29%的受访者对公司目前的工作汇报结构不太满意。
“跨国公司往往不愿改变当前的汇报结构,以此避免重复成本的出现,例如财务和产品设计部门的成本。”同时Peterson表示:“还有一些人认为,未来几年内,中国市场的营收水平还不足以让其获得这样的独立地位。”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受访者认为全球总部对于中国市场的认知存在不足,因此不愿意通过直接输入来带动中国市场的价值。
但实际上中国市场在国际经济环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一点直接体现在企业经营利润方面。接近60%的受访者表示,中国市场在亚太区营收占比超过40%。近40%的受访者指出,中国市场营收占据公司全球总收益的10%-30%。充分表明了中国市场对于公司整体业务的战略重要性。
海德思哲亚太地区负责人石力(Steve Mullinjer)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跨国公司需要根据中国政府的五年计划来调整公司的全球战略,这一点已经变得越发重要。”
- 泸州“政务云”上线 推进“西南云海”产业快速发
- 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正式投入运行
- “天价退票费” 代理商疑“偷吃”牟利
- 资本预警:虚拟现实投资正接近泡沫化顶端
- 财政部发文明确1000亿元去产能奖补资金分配方
- 深圳小而美高效城市排第一 北京仅排第八
- 工信部:关停14万余个涉及诈骗犯罪的电话号码
- 中央财政安排1千亿支持钢铁煤炭去产能
- 前房主户口不迁出 买房人应该怎么入户?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