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党委书记袁南生在主题发言中表示,应利用大数据增强公共外交的针对性、影响力,提高管控危机的水平。他表示,用好了大数据,可以让公共外交更精准施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外交部公共外交办公室处长王晓峰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公共外交需要“上通天气,下通地气,外通人气”,根本目的是要打造和扩大中国的朋友圈。在大数据时代需改变思维,抢抓“数字主权”。他举例称,外交部是第一个开通微博、微信和“脸书”的部委,也积极促进驻外使领馆通过开通官微等方式发声,通过主动抓住新媒体,在大数据时代有力促进了公共外交的进行。
与会者普遍认为,公共外交机构和人士应利用好大数据,打造好数字外交,更好地为中国的外交政策服务。但亦有学者提醒,数字外交是“双刃剑”。天津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存刚表示,数字外交既可以“行善”也可以“作恶”,要防范数字外交实施者通过大数据干涉他国内政。
论坛由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主办,外交学院公共外交研究中心承办。
- 商务部:望欧盟如期终止对华反倾销“替代国”做法
- 欧盟杯葛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小算盘”与大隐患
- 菜肉价格一路狂奔政府出拳稳定价格 百姓消费劲头
- 辽宁提高城乡低保标准 城市低保户每月领取517
- “绿色中国行”8月将走进黑龙江七台河
- 人社部:社会保障卡全国持卡人数达9.09亿
- 以供给侧改革适应引领新常态 推动经济长期向好发
- 统计局:多个产能过剩行业工资增长停滞甚至负增长
- 香港首季GDP同比增幅0.8% 低于市场预期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