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5月11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亚洲消费电子展高级会员、消费电子学会会长彭少敏博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可穿戴设备的时尚性非常重要,有了这样的卖点,更多的消费者才会为产品买单。只有拥有大量的用户数据,科技人员才能更好地收集用户反馈,从而改进消费电子产品的技术和设计,进一步推动可穿戴设备科技的发展。”
智能穿戴盯上女性消费者
研究什么样的可穿戴设备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是智能硬件制造商的一大课题。在今年的CESAsia上,记者看到了多款针对女性消费者的智能穿戴设备。
在全球智能硬件科技企业佳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与时尚的结合将让产品与众不同、更具吸引力,确切地说,这将引领厂商瞄准不同的细分市场。
本次CESAsia上,时尚与智能“碰撞”并不少见。施华洛世奇不仅与华为共同推出了一款镶嵌了漂亮水钻的手表,同时也与MisFit合作设计出了多款带有计步功能的珠宝首饰。此外,施华洛世奇与佳明、totwoo也时常合作。
就连迄今年纪最大的时尚偶像艾瑞斯·阿普菲尔(IrisApfel)也在与智能手环公司开展合作。阿普菲尔今年已经94岁高龄,这位老太太80岁时才出道,一跃成为时尚界偶像。近日,她与智能手环公司Wisewear推出的智能手镯拥有全球定位、步数跟踪器和卡路里计算器等多种功能,当手机收到电话、短信和电邮时,手镯也会震动。
上周,苹果手表在与爱马仕合作后,将再推一款与Coach合作的表带,价格比爱马仕表带便宜不少。尽管苹果在AppleWatch的外观上动足脑筋,业内依旧质疑声不断,认为所有的AppleWatch去掉表带后,功能全部一样,也因此认为苹果并不是一家创新的公司。平衡功能和外观,是目前智能硬件生产商在共同努力的。
“可穿戴设备到底多有用,现在谁都还说不清楚,只有让时间来证明。但是一款好的可穿戴设备离不开美观、实用、技术、用户界面及电池蓄航等方面。”美国消费技术协会首席经济学家肖恩·杜布拉瓦茨(ShawnDubravac)对本报记者表示。
陈越猛则对本报记者表示:“珠宝智能可穿戴并不是一个大众市场,它是一个非常细分的领域,只针对有某一类需求的人群。”
MisFit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刘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将分成专业、时尚、运动和健康等三个不同的细分领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前几年说智能可穿戴设备,而未来肯定是穿戴智能化。”
显然,智能硬件设备的传感技术已不再是可穿戴产品发展的壁垒,厂商的竞争更多聚集到设计与美观,面临的最大问题则是,如何增加用户的黏性。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金银珠宝类零售总额已从2006年的1600亿元发展到2015年的500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3.5%,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珠宝消费市场;另一方面,易观智库预测,到2018年,可穿戴设备的规模预计将达到400亿元,增长空间巨大。
- 中国服装业成立智能制造联盟 关注产业发展
- 女子买香奈儿鞋把丝袜染黑 销售人员:穿法不对
- 奢侈品牌转战网店迎合消费者 专家质疑自降身价
- “内衣之乡”遭遇转型困境 年产文胸3亿件无一家
- 珠宝企业跨界寻觅新“蓝海”
- 尚未走出寒冬 服装企业业绩下滑成普遍现象
- 网约车管理暂行办法有望5月中旬出台
- 探寻互联网租衣逐风之路:卫生把控是关键 面临多
- 威丝曼签下ZARA母公司157.1万销售合同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