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负责人的回答,无疑呈现出了一些公众所不知道的内容。譬如,现在虽然进入了4G时代,但4G在VoLTE还没有大面积普及的时候,4GVoLTE网仅承担数据的承载,大量的语音承载是在2G上。正因为如此,虽然2G已经成为了化石,但在实际生活中依旧扮演着非常重要的通信角色。这或许与公众此前的普遍认知存在着部分差距,但令人费解的,是工信部新闻发言人的另一番话语:突然取消漫游费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方向。
之所以说其令人费解,是因为这番话语有些背离常识。工信部新闻发言人的说法,实际存在一个前提——那就是我国的电信市场是开放的,存在着充分的竞争,正因如此,骤然的取消才是行政手段的过度干预,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方向。我们当然不否定电信市场近年来的某些开放举动,但整体而言,它还是由三家主要的运营商所垄断。三者间或许存在竞争,但这种竞争是不充分的,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形态。既然如此,“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方向”又从何说起?
相比工信部“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说辞,更值得关注的,其实是手机国内漫游费的所由何来。这在此前的讨论中早已被厘清。追根溯源,手机漫游费始于1994年原邮电部发布的《关于加强移动电话机管理和调整移动电话资费标准的通知》。换言之,漫游费的收取依据,只是原国家邮电部下属的一个清算司出台的文件,并无刚性的法律效力。现在20多年过去,电信市场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漫游成本甚至被指已经为零,但漫游费仍在收取,这无疑不合时宜。
对于手机漫游费,还是应该少谈市场经济多谈监管责任。既然国内漫游费成本已经为零,就应当取消,至于国际漫游费率,则需要降低到用户可以接受的水准。事实上,此种呼吁在多年之前就被提出,那么,为何在技术条件不复成为障碍的情形下,取消依旧呼之难出?有人会习惯性地说到运营商缘于逐利的拖延,这当然不假,但更大的问题,可能依旧在于职能部门本身态度的暧昧。强势的运营商,职能部门的暧昧,它们让手机国内漫游费的收取延续至今。
取消手机国内漫游费当是一种趋势。就在本月,针对漫游费事项,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官微接连发文,前者不解:4G时代为何还在收取2G的费用?后者则反问:“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逐步取消区域内手机漫游费,顺应民意,契合潮流。2G时代的漫游费,确该退出历史舞台了。如果步伐更快一些,与民意共振就能更强一点。权威媒体的反问犹在耳边,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却还在说,突然取消漫游费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方向,这让人五味杂陈。
- 一季度广深“领跑”珠三角 珠江东西两岸各有冷暖
- 中国改革报告2015提九大改革建议
- 政策利好不断加码 万亿元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启动
- 营改增“最后一公里” 税制切换准备就绪
- 营改增即将全面推开:进项税抵扣遭遇发票难题
- 借高利贷炒股亏损!28岁小伙在家中上吊身亡
- 国务院出台意见建立贫困退出机制
- 机构:中国经济中期增长难乐观 房地产是最大风险
- 29省份出台户籍改革方案 部分地区放宽落户条件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