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一外贸大省广东率先实施了加工贸易备案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加工贸易在这个转移当中,体现出一种游牧民族的特性,主动选择成本的洼地。成本要素低的时候,它就向你游聚;成本要素提高的时候,它就拔腿而走。”张骥说,“所以我们看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步伐,也就是外资投向制造业的步伐正在减缓,但是向周边国家甚至向更远的非洲乃至向美国转移的速度在加快。周边国家包括欧美,都以空前的力度在吸引外资,在承接国际产业的转移。”
这块转移,不但有外商投资企业的产业和订单的转移,也有中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转移。
“加工贸易的特点是一旦转移,就比较快。如果它的订单走得比较快,对我们整个外贸的稳定增长影响是很大的。”张骥说。
2013年以来,中国产业向境外转移导致出口能力减少950亿美元左右,将近1000亿美元。产业往境外转移也带动了贸易转移,加工贸易持续大幅度下滑。
2016年一季度,中国加工贸易出口下降15.9%,已经连续13个月负增长。如果取整按16%算的话,也就意味着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方式必须以8%的正增长,才能使外贸持平,实现零增长。
“大家想想,这个难度有多大!所以,外贸能不能稳得住、会不会失速,就看加工贸易。”张骥说。
也因此,继今年1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4号文)后,4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促进外贸回稳向好政策措施中,继第一项财税金融支持后,便是“完善加工贸易政策,取消加工贸易业务审批,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实施支持中西部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政策鼓励中西部到东部招商引资,对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转移腾退用地经批准可转变为商业、旅游、养老等用途。”
“既然加工贸易的特性是向成本洼地走,那现在国内生产要素成本又在上升,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特殊的政策。”张骥说,这种转移,既包括中西部直接吸引境外投资,也包括从东部承接转移。
张骥称,希望东部地区转移的这部分能够向中西部去,向境外的转移少一点、慢一点,尽可能把根留住。
- 2016年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推介会在悉尼举
- 牌照成虚拟运营商湿棉袄 目前尚无一家盈利
- 印度归来 再次成为全球最大黄金购买国!
- 财政部发文明确营改增后二手房交易相关计税依据
- 万亿“红包”打头阵 营改增如何倒逼财税改革
- 阿里健康推智能化慢病管理服务
- “和谐生态 共生共赢”合作伙伴大会在京召开
- 董家口港区9个新码头临时开放获批复 总数达14
- 瑞明节能:去年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51.59%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