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份的CPI只有1.8%,到2月份一下子跳升至2.3%。如果说只是猪肉、蔬菜价格的上涨,这一季节性因素今后还是会消退的。但大宗商品价格的底部弹升,则会让核心CPI抬高,从而使得CPI的上涨更具有刚性。
最近螺纹钢期货又出现大涨,吸引了大量资金进驻期货市场,反映了社会热钱的躁动,投机者利用民众对于通胀的预期或恐惧,发起一轮轮商品期货的炒作。
而通胀之所以受到市场如此大关注,其原因之一在于通胀预期如果上升,可能制约货币政策放松力度;而货币不能进一步放松或者出现中性趋紧苗头,经济回升所必须的流动性支撑将减弱。同时,假若经济依旧疲弱,股市的上涨空间也将受到制约。
海通证券副总裁李迅雷表示,如果通胀真的加重了,则货币政策将不得不收紧,这对于存在高泡沫问题的股市、债市、楼市都是利空。对于实体经济同样也是利空。
虽然货币政策不会大幅收紧,可能只是“温和转向”,但这总不是件好事,这一政策举措虽然有助于抑制风险爆发,但并没有解决经济的症结,充其量只是危机被延后而已。
央行会不会动手?
李迅雷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把CPI的目标定在3%,而央行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中,控制通胀是最重要的目标。央行应该不会等到CPI已经到3%才去收紧货币,估计一旦CPI超过2.5%,央行就开始准备做政策调整了,超过2.8%则必定会有收紧举措。
一轮下行周期之后,金融资产和房地产的价格却均处在历史的高位,劳动力价格继续上升,流动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在这种条件下,货币政策的回旋余地也越来越小了。
《人民日报》的说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一个窗口期,但窗口期不是无休止的,问题不会等我们,机遇更不会等我们。今天不以‘壮士断腕’的改革促发展,明天就可能面临更大的痛苦。”
- 通胀将成为引爆中国经济的炸弹?
- 江西飓风化工董事长葛亮明:架起创新发展的支点
- 楼继伟:增值税央地分享比例要做合理适度调整
- 美韩一致回绝朝鲜外相示好 奥巴马称朝方没诚意
- 汪潮涌谈网红经济:高品质内容永远有市场价值
- 中国的未来将被这十大矛盾所左右
- 北上广深,谁打赢了过去5年的城市战争
- 原全国人大官员:房地产税法立法今年内难完成
- 社会抚养费五宗罪:乡村暴力执法 殴打强征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