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投研时代已经来临。”4月21日-23日,全球最顶级的软件开发者大会——Qcon大会在北京召开,而作为国内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投资领域的先行者,通联数据CTO蔡弘在会议上如是分享人工智能在投资领域的最新趋势。
通联数据是万向集团旗下子公司,其创始人兼董事长肖风正是博时基金创始人。通联数据近两年一直低调运作,致力于将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理念相结合,为资产管理行业投资者打造创新高效的金融服务云平台。
在22日上午的会议上,蔡弘与参会者分享了名为“机器投研:从行业大数据里发现投资亮点”的主题演讲,详解如何借助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把各种大数据变成有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小数据。
蔡弘称,虽然大数据的概念已经在国内投资界兴起有一段时间,甚至不乏相关投资产品,但这些产品往往是根据热度等指标对信息做简单处理,而在更深层次上,像如何真正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帮助资管行业专业的投资者做研究,迄今未见太多有益探索。
比如,对于一家基金的投研部门来说,一方面,A股上市公司已经超过2600家,上市公司数量、投资范围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现在还有海量的社交媒体数据,对上市公司研究单纯依靠人工早已无法有效跟踪,但一直缺少相关的智能产品。
这就是通联数据目前重点在做的事情。蔡弘表示,通联数据正在打造一款智能平台,通过收集海量信息,然后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高效而专业地从海量信息中提炼出对研究有用数据,有针对性地帮助专业的投资者提高投研效率。
“人工智能投研可能已经迎来最好的时代。”蔡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国外情况来看,类似公司像Kenso等,目前都被业界高度看好。
具体如何实现人工智能?
蔡弘说,比如,在底层数据收集层面,会对数据进行清洗,保证数据有效;在数据整理层,会进行专业分类,对信息进行初步智能处理;然后是机器学习的基础层面,会进一步抽取特征分析,对信息做高级智能处理;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更深层次的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主要是运用深度学习技术让计算机能够持续提高处理信息的有效性和智能性。
“核心就在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所谓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信息的处理绝不仅仅是看热度这么简单。也只有智能,才能帮助提高投研效率。”蔡弘说。
现任通联数据CTO的蔡弘,1997年即获得清华大学“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专业博士学位,在加入通联数据前,先后在IBM(中国、美国)工作了近15年、在中兴(美国)工作了近4年。
- 英国女王的财富都来自于这3个方面
- 非法跨国婚介:要价6万 20天找到老挝媳妇
- 超14万人参加公务员省考 城管成最热岗位之一
- 航天发展十三五规划望今年出炉 概念股腾飞在即
- 中国火星探测任务正式立项 8股有望受益
- 人社部:通过“四个一批”解决去产能企业职工安置
- 人社部李忠:不是每个退休人员都按6.5%上调养
- 人社部:平稳推行公务员分类改革 研究出配套工资
- 国防科大成功研制我国首款智能安保服务机器人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