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体产业董秘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受经济大环境和市场要素影响,公司前些年涉足房产业务,“因为只做体育难以支撑业绩”。不过该人士表示,早在2012年公司就提出了“回归体育”的战略。地产板块,公司将坚持去化库存,建立体育地产新模式,并和政府合作,拓展PPP项目及其他开发形式。
房产业务拖后腿
作为国家体育总局旗下唯一控股的上市公司,中体产业在体育产业地位举足轻重。不过,这家目前A股市场的龙头体育概念股,此前被体育圈定位为房产公司。中体产业2013年年报亦显示,其房地产和商品房销售占营收的一半以上。
有业内人士分析,中体产业虽然实际控制人是国家体育总局,但这家国企一直以来并未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过多“宠爱”,以至于其“剑走偏锋”进行体外扩张,依靠地产发展。上述工作人员亦表示,体育产业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若只做体育产业,恐怕难以支撑业绩。
不过,在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以前支撑业绩的房产业务,现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中体产业业绩。2015年,中体产业房地产业务项目结算面积28352平方米,同比减少57.34%;结算收入1.89亿元,同比减少63.92%;公司营收同比下滑26.07%,净利润下滑24.67%。
对于业绩下滑原因,中体产业解释为“主要是房地产开发收入同比减少所致”。记者注意到,中体产业旗下4家主要控股参股的房产公司中,有两家处于亏损状态。
其实,最近两年,中体产业也在削减房产业务,去年6月份,中体产业就出售了参股公司西安中体实业68%的股权。在此之前,中体产业已转让了九江中体置业50%股权,以及处置北京创世愿景房地产有限公司、中奥广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福建中体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股权。
上述中体产业人士表示,公司定位为体育公司,房产业务会继续做出调整。
回归体育产业
和房产业务下滑相比,中体产业体育业务版权处于上升势头。2015年,中体产业体育相关业务实现营收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体育业务收入占比由上年的54%增至77.6%。
作为国内最早致力于发展体育产业,且具有国家体育总局背景的上市公司,中体产业拥有丰富的体育资源,旗下不但运营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北京马拉松赛、美巡赛中国系列赛等强IP赛事资源,还运营多个体育场馆,并且与各体育单项协会、北京冬奥申委及北京冬奥组委、中国奥委会等有深度合作。
在体育产业大热背景下,中体产业在其2014年年报中明确提出了“回归体育产业”的战略目标。中体产业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其实这个战略早在2012年已经确立,公司接下来会继续发展体育产业。
2014年底国务院46号文件颁布以来,资本已开始在体育产业风起云涌,万达、乐视、阿里、华人文化等巨头已开始布局;莱茵体育、道博股份、雷曼股份等上市公司也纷纷涉足体育产业。和中体产业类似的莱茵体育,此前就是房产公司,去年战略调整“断腕求生”,全面剥离房产业务,完全转型做体育。在北京关键之道体育咨询有限公司CEO张庆看来,民营资本做体育产业,决策更加灵活,执行力更强。
和民营公司相比,中体产业效率并不算高。H股上市的智美体育,运营马拉松、自行车等赛事,业务上和中体产业有所相似。智美体育赛事运营的毛利率在50%左右,而中体产业赛事运营毛利率只有25%左右。张庆表示,智美体育毛利高,一方面是民营资本效率高,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智美体育此前和央视深度合作。
在张庆看来,中体产业若想在激烈竞争中占得先机,在股权结构方面也应该更加开放,“尤其是中体产业旗下二级、三级子公司,可以引入混合所有制形式,另外,中体产业也可以着眼未来,在体育产业方面做一些长远投资。”
- 乐视体育B轮80亿融资明星占1亿 孙红雷一顿饭
- 利乐完成收购荷兰奶酪模具Laude公司
- 乐视体育聚集大量顶级资本玩家 变现仍是难题
- 中广网络冲击第四大电信运营商 手握700MHz
- 《老板》超越《蝙蝠侠大战超人》登顶北美票房
- 乐视体育收费底气有多足:球迷早已习惯免费模式
- 冲刺2000亿俱乐部 保利全面升级住宅软件
- 阿里高管成饿了么董事 外卖平台进入三足鼎立
- 优酷土豆回归:视频行业BAT三分天下 土豪游戏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