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信托“意见大”
其实,从信托行业评级决定实施时业内就颇有微词。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会议主要内容是“研究探讨信托业转型发展”专题活动,会议中除了对信托公司转型、信托登记制度等议题进行讨论外,也对业内普遍关心的评级制度进行了探讨,但仍然遭到了多家信托公司的直接反对。
据该人士透露,评级制度令中小型信托公司颇为难受。“有的小型信托公司只做房地产业务,还没有开始转型;中型信托公司部分业务也是单一型的,目前市场上竞争又非常激烈,类似资管公司的非信托机构都抢得厉害。狼多肉少,再受到限制,几乎等于断了生路,所以中小型信托公司意见相当大”,该人士指出。
去年12月中旬,由中国信托业协会组织制定的《指引》正式发布,确定了信托公司评级体系,包括资本实力、风险管理能力、增值能力和社会责任四个板块,由此评出A、B、C三个等级并向社会公布。《指引》预计,首次对外公布评级结果的时间大约在今年5月。
事实上,随着行业评级落地时间临近,不少中小信托公司因为自身资本实力及业务产品单一薄弱等问题特别“排斥”。据悉,目前68家信托公司的注册资本首尾相差高达近43倍,实力悬殊。
评级制度“没偏见”
虽然在资本实力考评上中小型信托公司有点“吃亏”,但从评级体系权重来看,资本实力占28分,并不是四个板块中权重最高的,占据首位的是风险管理能力,为36分。
从《指引》来看,对风险管理能力的考评主要看信托公司信托业务的风险处置情况,以及固有信用风险资产不良情况。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信托公司基本维持刚性兑付,所以从整体来看,这一指标区分度应该不会很大。诚壹千合(北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道茗补充表示,小型信托公司的风控未必做得不如大型信托公司好。
可以说,各家信托公司在评级制度中不会全是失分项,评级体系整体是公平的。孙道茗表示,任何一个行业在制定规则的时候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行业内机构发展阶段、规模不同,规则对企业利益影响不一,所以要通过很多的分类指标,且每项权重不会过大,然后综合登记排名。由于评级体系整体没有倾向性,不会全由强者决定,也不会一味地倒向弱者。由于未必符合每个个体的利益,所以导致一些个体出现不公平感。
权重系数将不断磨合
其实,早在《指引》起草工作时,监管层即邀请了信托资产规模大、中、小不同的6家信托公司专家共同参与。另据《指引》投票结果显示,68家信托公司中有4家公司投下反对票,另有4家公司选择弃权。中国信托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蔡概公开表示,行业评级让信托公司更容易了解自身在行业中的位置;从监管角度来说,能够便于对信托公司的目标性监管,实施监管评级。
此外,另有业内人士直言,行业评级更侧重于信托公司为投资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各家信托公司应该从比较容易提分的指标入手提高公司评级,而不是一味地排斥、反对,同时行业评级可以使行业优胜劣汰,如果一家信托公司真的在风险管理、资本实力等多个方面有所欠缺,也会被行业淘汰。特别是在信托产品风险不断爆发的同时,行业评级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很好的参考标准。
对于当前受争议较多的考评项,未来也会受到一定调整。在《指引》颁布之初,监管层人士就曾表态,评级工作先期采取试行的方式,未来将不断完善评级体系,贴近信托公司实际情况,体现行业特征,最终实现行业评级的正向引导激励作用。孙道茗同样表示,现有评级体系中的各项板块指标是否合适、权重系数是否合理,未来还会在实践中不断磨合和修正。
- 银行业资产质量分化 中西部不良率渐高
- 消费金融助力供给侧改革 未来4年将突破40万亿
- 互联网金融协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初建成 提供黑名
- 银行业绩增长乏力 中行行长:今年净息差还会降
- 营改增进入深水区 银行业影响待明确
- 成都多家公园座椅设置未达标 市民进园自带板凳
- 百余家上市公司蜂拥融资租赁 约七成企业是空壳
- 工行河北谜案:银行职工涉嫌勾结煤老板骗贷
- 融资租赁流动性受冲击 未来ABS或成最主要资金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