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世卫并没有参与调查疫苗事件,但我们会一直关注事件的结果及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我们将会给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支持,来促进将来的补救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疾病预防控制组扩大免疫规划专家兰斯博士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不能等到政府调查结束之后再对外公布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世卫的三次发言,发现他们关于疫苗事件的观点,相当明确—第一,这次事件中,疫苗安全风险非常低。第二,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疫苗生产有信心。
3月22日,山东疫苗案曝光后的第4天。世卫在官网上贴出公报,指出不正确储存或过期的疫苗几乎不会引起毒性反应,因此在本事件中,疫苗安全风险非常低。儿童面临的风险在于缺乏对疾病的预防能力—这正是忧虑的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
随后在3月25日,世卫二度发声,在官网上贴上了对疫苗世界的问答。29日,世卫更是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截至3月31日,世卫驻华办的官网上,关于疫苗的官方问答已经达到了21条。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在最后一条问答中,世卫组织表示对中国的疫苗有信心,这种信心来自于世界卫生组织和其长期合作。“世界卫生组织和政府卫生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非常密切,我们经常与各部门沟通。”兰斯说道。
据悉,世卫组织与国家疫苗监管部门紧密合作了15年之久。兰斯博士举例说,在2013年就和当时的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就消除麻疹和相关的免疫方案展开了合作。
在给时代周报记者的一份答复中,世卫提到,在2010年和2014年,就中国疫苗监管系统开展深入独立的评估,结果均表明中国监管系统符合或超越世卫组织/国际标准。目前,世卫组织对疫苗国家监管体系的评估,是一项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可以科学全面评估一个国家对疫苗监管水平的国际考核。
至于为什么会如此密集地对山东疫苗案进行发声,兰斯强调:“在事件开始的阶段,一些人在网上和社交媒体传播虚假信息,这会吓到家长。我们希望能够尽早把信息传播给公众,不能等到政府调查结束之后再对外公布。”
记者向世卫驻华办提出采访申请时,其新闻中心负责人吴琳琳要求必须提交英文采访函:“因为这是我们官方的办公语言。”
中国的二类疫苗市场应当加强监管
在3月29日召开的发布会上,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建议建议中国把五种二类疫苗纳入一类疫苗,即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对此,兰斯则表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这个建议,和当下的中国疫苗事件并没有太大关系”。
“世卫一直都在全世界推广免疫规划扩大的计划,这个想法很早之前就有了。我们意识到第一类疫苗在中国,绝大部分小孩已经纳入了免疫规划。但是第二类疫苗还需要父母掏钱购买。”兰斯说。
在2007年,中国中央财政就支出了27亿元,扩大了我国的免疫规划的规模。目前,我国的免疫规划一共涵盖了11种疫苗(即第一类疫苗),用以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在内的12种传染病。政府对第一类疫苗也有着严格的监管制度。
兰斯强调说:“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都应当有着同样标准的监管机制。目前的疫苗事件突出显示,中国显然需要加强监督、管理和监测疫苗在中国的私人市场的流通。”不过他也指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官网上,就提供了相关资源,以期给任何一个国家将新疫苗引入国家免疫规划提供帮助。
兰斯博士还强调这次疫苗事件对中国万千父母的启示,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可以预防的疾病的疫苗数量会越来越多,因此对于父母来说,“他们应当跟上最新的信息”。
- 谁在给疫苗贩子打掩护? 市场混乱并非一日之寒
- 国内康复医疗现供需矛盾 专家看好社会资本推动力
- 医药企业迎来行业分化非常时期
- 海购保健品成为助推增速的“生力军”
- 世卫驻华办:中国二类疫苗市场应当加强监管
- 药价“国家谈判”启动 外资药企或以降价换求市场
- 西安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涉山东疫苗案
- 解决挂号难困局 体检平台或是破局关键
- 世卫组织:对中国疫苗有信心 没必要赴海外打疫苗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