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运动正在逐渐平民化。”北京龙城高尔夫球的一位教练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在不少一线城市,周末的高尔夫球场非常火爆。部分高尔夫球场开始出现平民价,花上百元就可以在练习场挥杆。
“打高尔夫球练习场的费用和打羽毛球没差多少,而除了春节期间外,全年都可以用。”家住北京海淀上地的程先生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他在离家不到20分钟车程的球场办了年卡,平均下来,每场也就100多元钱出头的费用,和打羽毛球的费用差不多,而且停车还很方便,球场还有配套健身设施以及室内模拟练习场可供天气不好的时候使用。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高尔夫球由于其“神秘感”,以及参与运动的多是社会精英,往往被解读为一种“贵族运动”。
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副主席王立伟曾表示,“贵族运动”、“财富的象征”等标签化的理解是对高尔夫球精神的误读。高尔夫球在许多国家普及程度很高,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很多三四岁的小孩子就开始练球,老人打球也不在少数。“美国拥有两万多个高尔夫球场,而中国还不到600个。中国人口多、球场少的矛盾给人留下了‘难以接触’的印象。”
事实上,高尔夫运动既是一项竞技体育运动,又是一项大众需求的体育运动。中国商报记者发现,这项运动近年来也开始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记者2007年在高尔夫球场练习时观察到,身边经常打球的都是年龄在40到60岁之间的中年社会精英,而近三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青少年开始加入到这个运动中,很多家长也开始发力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职业球员。
家住广州市的陈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三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自己的儿子接触上了高尔夫运动,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孩子正式学球半年的时候,就拿到了六岁及以下组冠军,从此便开始了高尔夫职业小球员的运动生涯。陈先生告诉记者,“儿子曾在珠海比赛中打出9洞40杆的好成绩。”
谈到培养一名小高尔夫球手一年的开销时,陈先生初步算了一笔经济账,他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孩子一年在高尔夫以及相关活动的开销大致如下:首先,教练费一年需要30000元,下场打球的费用大概是一年24000元,国内寒假短训13000元。此外,参加国内、国外比赛的费用大概一年要花费130000元左右,再加上装备耗材15000元,服装球帽7000元,共计一年要花费219000元。这还没有算上每年花费在观看国际级高尔夫球现场比赛所需费用。如果选择出国短训的话,大概光学费就要35000元左右。
记者在去年的中国青少年高尔夫球队际巡回赛上也看到,中国的青少年高尔夫球员无论在数量还是培养质量上,都与国际接轨,中国的青少年高尔夫相关产业正方兴未艾,未来一定大有可为。
- 政策主基调或转向稳增长 货币与财政政策有望齐发
-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提速 多项具体规划或将陆续出
- 营改增方案或将两会后公布 将首涉自然人缴纳增值
- 研究员:未来三年国企重组将进入活跃期
- 专家预测2016年中国经济仍将继续探底 下半年
- 国研中心研究员:2016或将稳中向好 GDP或
- CQMM报告预计:今年GDP增速为6.66%
- 报告:未来两年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幅度或将减缓
- 发改委密集调研去产能降成本 更多政策或将落地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