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尚、潮流品牌聚集的三里屯太古里,为了聚集更多品牌资源,这里已将店铺不断切分。北京商报记者走访看到,地下一层大店被切割成多个小店,一二层部分店铺也做了重新划分。财报显示,去年,太古地产南北两区共有230家零售店铺,引入了COS、APMMONACO、Joseph、Sacai、SandroMen等品牌。不过,将店铺从2013年、2014年的220家增长至230家后,销售额增幅却没有延续此前双位数提升,仅有3%增长。
2013年,三里屯Village更名三里屯太古里,在各项目从名称上有了明显太古印记后,太古地产内项目风格也更为明确,成为当地时尚零售购物地标。2013年时,三里屯太古里项目估值为102.39亿港元。2014年2月,太古地产将基汇资本旗下基金GCA拥有的20%三里屯太古里20%股权收购,开始全资持有三里屯太古里项目。同年,太古地产对北京零售市场预期为奢侈品需求放缓,中端商品保持增长,零售商将持谨慎态度。由于是低密度开放式建筑,三里屯太古里冬季客流受到影响,去年在圣诞节、国庆节等重要节假日前夕,受到不同因素影响客流受挫。尽管零售市场低迷,三里屯项目步入成熟增长阶段,但与同样在成熟期还保持较大增幅的西单商圈潮流地标西单大悦城相比有一定差距。在北京,除三里屯太古里外,太古地产还拥有与远洋地产各占50%股权的北京颐堤港项目,该项目销售增幅也从2014年的66%放缓至30%。
截至目前,太古地产在内地共拥有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广州太古汇、北京颐堤港、成都远洋太古里、广州汇坊等落成项目,上海兴业太古汇还在建设中。尽管太古地产并未透露各项目的详细租金收益,但从整体租金收益来看,去年是太古地产内地项目增幅最小的一年。财报显示,2015年,太古地产内地投资物业租金总收入增幅为6%至20.14亿港元,其中16.41亿港元来自零售物业。2014年,内地租金收入增加17%至18.97亿港元,零售物业贡献15.55亿港元。
不过,在商业地产领域,太古地产依然是行业中最难以被模范和学习的对象。在商业地产开发时,内地地产商往往采用“住宅+商业综合体”的模式,减轻资金压力。这种模式下,商业项目更多是提升楼盘价格的配角。与之相比,太古地产对商业地产开发更为专注,各个项目的超长开发时间与投入获得的估值不菲。
- 一场涉及数千亿地产资产央企重组:中海中信叫板万
- 王石亮大招 万科或将夺回第一大股东位置
- 链家2015年首付贷约三亿 董事长自称百口难辩
- 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房地产去库存要有加有减
- SOHO中国艰难转型 营收净利持续降三年
- 生活家装饰涉虚构补充合同 仅回应不会逃避责任
- SOHO中国趁上海房价上涨售物业 潘石屹否认撤
- 绿地迎并购大年:押宝基建 去产能成多元化未解题
- 搜房网断臂尚能饭否:财务压力增加 改旗易帜自救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